歡迎光臨管理范文網(wǎng)
當前位置: > 工作報告 > 開題報告

教育開題報告精選(十五篇)

發(fā)布時間:2024-02-07 06:00:02 查看人數(shù):59

教育開題報告精選

篇一 教育開題報告精選15650字

教育開題報告

題目:學生文學修養(yǎng)和創(chuàng)作,對學校教育的影響

一、課題界定

“學生文學修養(yǎng)”主要包括學生的文學理論素養(yǎng)、對文學作品的感悟鑒賞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學創(chuàng)作能力?!皩W校教育”側重于農(nóng)村學校品德和行為教育。

二、省內外研究狀況述評

本研究主要從語文教師修養(yǎng)、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學生文學素養(yǎng)等方面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主要有《教師文學修養(yǎng)與作文教學的研究》(常州市武進區(qū)橫山橋中學語文課題組)、《論語文教師的文學修養(yǎng)》(秋實)。這類研究是針對語文教師的研究,以提高學生作文成績?yōu)闅w宿點,忽略了學生自主閱讀和寫作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應試教育的附屬品。此外還有一些研究,如《語文教師功利思想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影響》( 項成波)、《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馬龍)這類研究雖然關注了學生道德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但是沒有著眼于對學校整體發(fā)展的影響,研究成果具有局限性,沒有起到本質性的推動教育發(fā)展作用。

三、選題意義及研究價值

面對農(nóng)村學校的教育現(xiàn)狀,應試教育的后遺癥日漸凸顯,學生求知欲日漸衰退,行為渙散,道德素質低下。家庭、社會不良現(xiàn)象的負面影響,使農(nóng)村學校教育如履薄冰。此課題研究意義在于從提高學生文學修養(yǎng)和寫作能力為突破口,繼而提高農(nóng)村學校教育質量,為教育主管部門和農(nóng)村學校提供技術支持。

1、在新形勢下,對處在低谷的農(nóng)村學校教育提供有效的發(fā)展策略,為一線教師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

2、不斷完善新課程寫作教學理論,摸索科學、高效的寫作教學之路,從而從根本上轉變農(nóng)村學生文學寫作水平不高,少量的書籍閱讀,非常低劣的文學素養(yǎng)狀態(tài)。

四、研究目標

1、通過教學改革,促進做人與文學的有機統(tǒng)一,即通過教師有意識引領帶動,促進學生道德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的提高,促進個性特長發(fā)展健全人格的形成。

2、學生在掌握優(yōu)秀文化,具有崇高的精神和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的情況下,提升了學校品位,促進了學校教育的發(fā)展。

五、研究內容

1、學生自主閱讀和創(chuàng)作習慣對健全人格的形成影響。

2、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響。

3、學生文學素養(yǎng)和學校教育的關系。

4、新課程理念下,農(nóng)村學校應搭建文學交流平臺。

六、研究假設和創(chuàng)新

1、研究假設 如果中小學生熱衷于文學閱讀和創(chuàng)作,進而提升人格品味。有品位的學生造就有品位的學校。有品位的學校育出有品位的學生。學校教育出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

2、研究創(chuàng)新 以往研究主要關心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和寫作能力以及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功利化,大多為應試教育服務。我們研究是的是學生個體素養(yǎng)與學校育人相輔相成的關系,是素質教育領域的問題。

七、研究思路

到相關圖書館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查詢和搜集相關資料,為本課題研究提供理論支持;通過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等,了解學生閱讀和寫作情況以及學校教育情況,為本課題研究提供事實依據(jù)。確定實驗班級,做好實驗記錄,寫出論文和材料;經(jīng)過專家評審驗收后,推廣普及。

八、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通過大量資料的收集分析等,對課題進行全面的認識和理論鋪墊,形成理論部分。

2、調查研究法

了解學生和學校相關情況,為課題研究提供事實部分。

3、教育觀察法。在較為自然的條件下,通過感官在一定時間、一定空間的條件下進行有目的的、有計劃地考察并描述教育對象,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經(jīng)驗,從而提供有效的指導。

4、實驗研究法

確定部分班級為實驗班,跟蹤記錄。

九、技術路線

為了使課題得以順利進行,具體技術路線設計為通過文獻研究法對有關理論做出解釋,提出課題研究總體框架;然后調查研究,尋求關于研究前期學生學校事實情況和過程調查,結果調查。再次,篩選實驗班級,實施研究方案,做好效果的檢驗。ZUI后形成研究論文和研究總報告。

十、實施步驟

1、準備和初步實施階段(20XX.04——20XX.06)

查找文獻,調查研究,撰寫課題方案

2、全面實施階段(20XX.07——20X.07)

中期總結報告及初步成果展示

3、推廣總結階段(20XX.08——20XX.11)

課題組成員相互交流實施情況,寫出階段總結報告,教師論文和材料,

4結題(20XX.12)

結題報告

十一、主要參考文獻

1、《教育心理學》 作者 張春興 浙江教育出版社

2、《面向新世紀的德育思考》 作者 季鐵軍 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

3、《修養(yǎng)學簡明教程》作者欒蕾 陳百軍 職工教育出版社

4、《文學素養(yǎng)教程》作者 張曉梅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5、《論語文教師的文學修養(yǎng)》 作者 秋實 新浪博客

6、《語文教師功利思想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影響》 作者 項成波 中華語文網(wǎng)

7、《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 作者 馬龍 道客巴巴

十二、完成課題的保障條件

1、制度保障:學校建立比較完善和嚴格的課題研究和考評制度完善,對研究時間、研究材料等都有詳細的規(guī)定。這些制度的建立,規(guī)范了教師的科研行為,為課題的推進提供了很好的保證。

2、技術支持:除動員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中國教師文學網(wǎng)”的有關活動外,課題組擬著手建立校內專題網(wǎng)頁,并聘請電教老師參與管理和維護,保障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3、經(jīng)費保障:為保證該課題的順利開展,學校擬撥課題專項經(jīng)費予以支持。同時學校將添置相關圖書、征訂課題研究需要的雜志,保證課題組成員能從理論上進一步提升自己,力爭從理論的高度指導自己的課題研究實踐;學校將積極組織各級各類文學交流學習機會,讓課題組成員的文學修養(yǎng)得到長足的進步,以實現(xiàn)預期目標。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老師們,本課題得到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在人力、物力、財力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們課題組全部成員有信心,有決心完成本課題的研究。謝謝大家!

教育開題報告

目:新課程背景下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改革研究

一、選題依據(jù)及意義(不少于300字)

教育實習是高師院校教師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促進學生教師職業(yè)意識形成、角色轉換和職業(yè)定位的重要過程。為基礎教育培養(yǎng)高質量師資,是高師院校生存和發(fā)展的立足點和生長點。(先總說教育實習的重要性,這是選題依據(jù)之一。)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給高師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也對教育實習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高師院校教師教育課程幾十年來變化不大,教育實習的時間偏短,教學內容與基礎教育脫節(jié),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高師院校培養(yǎng)的準教師不能完全適應基礎教育新課改的需要。(分析目前教育實習存在的突出問題,說明改革的必要性,這是選題依據(jù)之二。)為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加大教育實習的改革力度,更新教育觀念,優(yōu)化教師教育課程結構,改革教師教育培養(yǎng)模式,加強高師院校與基礎教育的合作與聯(lián)系,建立以實習生為主體的自主、立體、開放的“過程性”教育實習模式,是提高從師任教能力,彰顯高師院校教師教育特色的迫切需要。(提出選題的方向及意義)

二、研究目標與主要內容(含論文(設計)提綱,不少于500字)

1.研究目標:

由于高師院校培養(yǎng)的是面向基礎教育的未來教師,而教育實習又是培養(yǎng)學生從師任教基本能力,陶冶學生高尚師德情操的重要途徑。隨著新世紀國內外教育形勢的發(fā)展,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新課程改革的蓬勃開展,基礎教育對高師院校教師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對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現(xiàn)狀、改革的目標、結構、內容、教學方式、評價體系等的深入研究,更新舊的教育實習觀念,改革舊的教育實習管理運行模式,在借鑒當前區(qū)內外實習研究與實踐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起適應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和新型教師培養(yǎng)需要的實習新模式,切實提高師范生從師任教的能力,為我區(qū)教師教育改革與發(fā)展以及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提供一種有益的借鑒。(研究目標就是要說明通過對什么內容的研究,運用什么樣的手段,解決什么樣的問題,達到什么樣的目的。這段寫的目的,要與下面的“主要內容”有關聯(lián),但不是照抄。)

2.主要內容(提綱):

①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程實施的基本情況;②新課程對高師院校的教育實習提出的新挑戰(zhàn);③區(qū)內外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模式比較研究;④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⑤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改革的對策研究;⑥新課改背景下高師院校教育實習質量評價體系研究。(這部分是對目標的具體化,可提綱挈領地寫,但要呼應目標提到的研究內容)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一)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搜集整理相關研究資料,為研究做準備;

2.調查研究法:通過訪談、問卷、統(tǒng)計分析等,把握新課改和高師院校教育實習的現(xiàn)狀、存在問題和解決辦法。

3.比較分析法:比較國內外、區(qū)內外不同地區(qū)之間教育實習的差別,從中找出改進的對策。在課題研究過程還將廣泛征集其它高師院校的做法,努力使課題更加完善,更有現(xiàn)實意義。

(二)研究手段

以傳統(tǒng)文獻檢索手段為主,輔以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等手段,開展資料收集、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整理等工作。

四、參考文獻目錄(作者、書名或論文(設計)題目、出版社或刊號、出版年月或出版期號)

1.朱玉票 劉賓.新課程視野里的教育實習:理念與模式的嬗新[J].巢湖學院學報,20__,(6)

2.《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國發(fā)[20__]21號)

3.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培訓問題研究課題組.新課程與學生發(fā)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__.

4.靳玉樂.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創(chuàng)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__:27-36

5.李丹妍.高等師范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想[J].黑龍江高教研究,20__,(6)

6.喬暉.新課程下師范生技能培訓模式的建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__,(1)

7.江家發(fā).新課程背景下的高師院校教師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__,(6)

8.任忠英 肖自明.高等師范院校如何引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J].教師教育,20__,(19)

9. 陳靜安.五國教育實習模式比較研究[J] .課程?教材?教法,20__(5)

10.張玉平. 淺談研究型大學的本科實踐教學體系[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__,(3)

(參考文獻要有性,要與后面的文獻綜述形成照應。所列文獻必須認真閱讀過,開題時指導教師有可能會專門針對參考文獻提出相關問題。)

五、文獻綜述(在對選題涉及的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廣泛閱讀或調查的基礎上,對該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發(fā)展動態(tài)等內容進行綜述,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研究思路。不少于700字)

新世紀以來,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被日益重視,教育部20__年下發(fā)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實踐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與實踐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周濟部長在20__年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也指出:“高等學校要強化實踐育人的意識,切實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合理制定實踐教學方案,完善實踐教學體系。以培養(yǎng)學生的就業(y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業(yè)能力為重點,突出實踐教學,切實轉變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機制?!笨梢姡瑢嵺`教學改革已經(jīng)成為關乎學校發(fā)展前途的重大問題,如何能夠在有間內建立完善又切實可行的適應高師教育特點的實踐教學體系,也成為當今高師院校必須解決的基本問題之一。為此,廣大理論工作者,教育管理者以及廣大教師,對教育實習模式進行了理論與實踐層面的探索,形成了一批成果:

陳大超、陳瑤提出的“主體性教育實習模式”認為,主體性教育實習模式,就是以主體性教育理論為指導,將實習生主體性的生成作為目標指向,把教育實踐課程統(tǒng)合起來,構建出循序漸進的教育實習運行程序:由學生角色向教師角色的調適過渡階段――教育見習;初步形成教師職業(yè)能力的階段――模擬教育實習;全方位地獨立承擔起教師工作的集中實習階段――頂崗集中實習。

黃兆信的“全程教育實習模式”則指出,全程教育實習是在大教育實習觀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師范院校學生進行的全方位、全過程教育實習。他認為,教育實習不只是傳統(tǒng)意義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更是一個教學過程,而且,與其它理論課的一門一門結業(yè)不同,它是師范生整個在校期間(包括寒暑假)都要不間斷地進行的ZUI為完善的教學過程,是包括教學技能訓練、教育見習、教材教法研究、模擬教學和教學實踐等內容在內,并由此形成的大教育實習觀指導下建立起來的全程教育實習模式,其特征就是全程。

羅平的“三段式教育實習模式”對傳統(tǒng)集中在大學四年級的教育實習進行改革,構建“體驗——調研——實踐”的三段式教育實習新模式。羅平也認為,高師教育實習不是一個孤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而是整個高師教育系統(tǒng)的有機組成部分,應貫穿與高師生整個學習課程的始終。新的實習模式改變原有實習模式實習時間短、教育理論學習與教育實踐相脫節(jié)的缺陷,將實習工作從時間和空間上進行延拓,從大學二年級到大學四年級三年不斷線,力求達到“細水長流、從量變到質變飛躍”的效果。第一階段在大學二年級第一學期安排一周的體驗性見習。第二階段在大學三年級第二學期安排一周的研究性見習。內容包括觀摩課堂教學、試講、評課、教學方法調研和交流、教育理論調研和交流等。第三階段在大學四年級第一學期進行,安排一個月的教育實習。

此外,劉子榮、李靖云提出了“一體化實習模式”,王玉蘭、左繼亮提出了“全程基地式教育實習模式”等等。(對目前研究領域已經(jīng)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介紹,目的是使閱讀者對這一問題的研究現(xiàn)狀有一個了解,也說明作者對這一問題是有研究的,更重要的是,這樣可以避免重復前人已經(jīng)取得的成果。)

以上各種提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師院校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發(fā)展趨勢,充分認識到學生作為教育實習的實踐者的主體作用,強調了教育實習的主體性;認識到了教育實習不只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更是一個教學過程階段性,強調了教育實習的階段性;認識到了師范生從師技能的培養(yǎng)是一個統(tǒng)一體,是長期訓練的結果,強調了教育實習的全程性。 這些都有其合理的成份,從一個角度或層面來說,是符合當前我國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改革發(fā)展的要求的。但以上研究也忽略了教師在實習過程中的重要指導作用,忽略了時代內容對實習形式的影響。(對當前研究進行評價,肯定其合理的部分,指出其不足,為作者提出自己的觀點提供依據(jù))如何在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立足于基礎教育新課改的時代背景,探索建立立體、開放的,師范院校、實習生、基地導師三方參與,以師范院校、實習生、實習基地為三維主體,以實習基地建設為基礎,導師制為支撐,全程分階段為主要特征的實習模式,就顯得尤其重要。(在對文獻進行綜述的基礎上,適時提出自己的觀點。)

(文獻綜述的內容應當與上面的“參考文獻”相對應,離開參考文獻所做的綜述就顯得沒有依據(jù),也容易導致抄襲現(xiàn)象的發(fā)生。本開題報告中的“文獻綜述”部分寫得還比較規(guī)范,但有些段落所寫內容不是出自“參考文獻”,這是不合要求的,其他同學在參考時應該注意這個問題。文獻綜述必須是對參考文獻所做的綜述。本文如果能把綜述中提到的幾個代表性模式的文獻出處列到“參考文獻”中就很好了。)

六、工作進度安排(時間、內容、步驟)

(一)準備階段

1.20XX年12月10日至20XX年1月8日,查閱收集文獻資料,確定論題,準備開題報告。

2.20XX年1月9日至2月20日,進一步修正研究研究目標、內容和方法,完成開題報告。

3.20XX年1月14日至20XX年3月1日,進一步查閱文獻,在實習基地和網(wǎng)上開展問卷調查,收集資料,為論文寫作做準備。

(二)寫作階段

1.20XX年3月2日至3月9日,整理文獻資料和數(shù)據(jù)。

2.20XX年3月10日至3月31日,撰寫論文初稿。

3.20XX年4月1日至4月25日,提交論文初稿,并根據(jù)指導教師意見修改論文初稿和二、三稿。

4.20XX年4月26日至5月8日,論文定稿、打印、送審,準備論文答辯。

(三)答辯階段

論文答辯的具體時間由學院確定。

教育開題報告

一、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一)研究的目的

中等職業(yè)教育的特點是,以社會人才市場的需要為切入點,以培養(yǎng)學生生存技能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那么,中等職業(yè)教育中專業(yè)課教學活動就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生存技能的重任。在計算機專業(yè)中,photoshop作為一門專業(yè)課,是目前ZUI為出名的平面設計軟件,在圖像、圖形、文字、視頻、等各方面都有涉及,其很強的實用性深受用人單位的喜愛。

在多年從事該平面設計軟件的教學工作中,筆者始終把教學目標定位在:希望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并使用photoshop進行平面設計這個技能,作為就業(yè)生存的一技之長。

(二)研究的意義

綜合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來看,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上的教學方法,強調在教學情境中展開教學活動,尤其適用于操作類課程的教學活動,針對當前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photoshop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意義:

一是有利于提高中職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學習效率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學習photoshop課程的學習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三是有利于探索出一條適合中職學校計算機業(yè)photoshop課程教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促進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文獻綜述(分析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提出問題,找到研究課題的切入點,附主要參考文獻,約20__字):

(一)國內研究現(xiàn)狀

近年來,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為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教學方法,越來越受到廣大一線教師的普遍關注。目前國內對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截止到20__年11月,使用關鍵字“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百度網(wǎng)頁搜索中可以檢索到大約1,570,000個相關記錄,但大多數(shù)研究缺乏理論性、系統(tǒng)性,理論深度不夠。

我國教育技術學者何克抗教授提出了“教學目標分析—情境創(chuàng)設—信息資源設計—自主學習環(huán)境設計—協(xié)作學習環(huán)境設計—學習效果評價設計—強化練習”的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教育室的郭芳提出了“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一呈現(xiàn)任務一講解演示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協(xié)作完成任務—總結評價”的教學順序。北京高級教師郭善渡在<信息技術課與“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研究中得出:“任務驅動”適用于學習操作類的知識和技能,尤其適用于學習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任務驅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能力。綜上關于“任務驅動”教學的各種研究,可以總結出“任務驅動”教學的幾點共同之處:

①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教學中任務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小組的協(xié)作學習;

②新的知識點隱含在一個或若干個創(chuàng)建的任務情境中;③學習活動以創(chuàng)建的任務為中心展開教學;④任務需要有一個具體的目標指向;

⑤學生通過對任務進行分析、討論和任務的完成實現(xiàn)意義的建構。

(二)國外研究現(xiàn)狀

在國外,任務驅動教學(task-basedlearning)主要用于語言的教學。研究比較有影響的當屬janewillis,他ZUI早在1996年就在其專著<任務驅動學習框架>(aframeworkfortask-basedlearning)一書中,勾畫了一個組織教學的模型,他認為每個任務驅動教學過程都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①前任務活動階段:介紹主題和任務;

②任務周期:完成任務,準備報告計劃,進行報告;

③語言聚焦(languagefocus)階段:分析和再練習。

香港布政司教育署在一份英語語言教學計劃中就明確指出,任務驅動教學應包含下面五個特征:

①任務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②任務要有一個適當?shù)那榫?

③任務要考慮學習者的思維和行為模式(modeofthinkinganddoing);

④任務活動要導向任務作品的產(chǎn)生;

⑤學習者在任務完成后能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整體框架。

(三)在中職課程中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荧@取知識,可以促進學生在photoshop應用方面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與協(xié)作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方面的發(fā)展。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對中職計算機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正被廣大的一線計算機教師所認識和提倡。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為中職學校photoshop課程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提供可行性參考。

(四)參考文獻

[1]王曉艷。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實踐[j]。太原大學學報,20__,(3)。

[2]徐文琦。任務驅動法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職業(yè)教育,20__,(11)。

[3]趙立勇。基于任務驅動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情境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__、

[4]顧艷林,王春林。photoshopcs3案例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__,(2)。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方法和預期目標:

(一)研究的內容

本研究的內容包括:

1、分析目前中職計算機專業(yè)photoshop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構建了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中職計算機專業(yè)photoshop課程教學設計;

3、對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photoshop教學中的實施與結果進行分析。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以實驗法為主要研究方法,同時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分析法、比較法等多種研究方法。

1、實驗法

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photoshop課程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實踐活動,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ZUI后對實踐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得出相關實驗的科學結論。

2、問卷調查法

通過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photoshop課程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實踐活動,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編制<關于任務驅動下photoshop學習效果調查問卷>。從任務驅動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和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三方面的所起的作用進行了調查。

3、文獻分析法

通過文獻研究對任務驅動教學在photoshop教學中的實用性進行分析后,根據(jù)任務驅動教學和photoshop課程本身的特點,同時采用現(xiàn)代教學論的理論設計出教學流程和相關的教學方法及教學策略。

4、比較法

隨機選取同年級的兩個學情相似的班級作為實驗班和對照班,兩個班級同時開設相同的photoshop課程,使用同一出版社出版的相同教材,由同一教師任教。在實驗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實驗,對照班則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過對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橫向對比,進行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

(三)預期的目標

1、創(chuàng)造性成果

本研究針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photoshop課堂教學而進的,通過本次教學實驗筆者認為在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photoshop課堂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利于促進教師職業(yè)能力的發(fā)展,有利于促進photoshop課堂教學效果。

2、ZUI終成果表現(xiàn)形式

①完成photoshop能力型教材一本;

②在中職課程中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論文一篇;

③完成5個比較優(yōu)秀的任務驅動教學設計案例;

④爭取發(fā)表論文一篇。

四、所需儀器設備、材料情況:

(一)所需儀器設備:電腦機房

(二)所需材料情況:網(wǎng)上搜索、potoshop書籍、案例光盤

教育開題報告

一、選題背景

踏足《愛彌兒》研究之路絕非一個簡單隨意的沙灘拾貝,因為后者始終沒有擺脫興之所至的盲目性。但這并不是說沙灘拾貝毫無可取之處,若說真正的思想面臨的是無路可走的荒原,那么沙灘拾貝未嘗不是莫大的驚喜。不過,這同時意味著,只有當這驚喜作為沿途之風景而歸屬于更加宏闊的道路時,也即,只有當貝殼不僅僅是作為美麗的貝殼而更是作為透露出海洋信息的海之貝時,這驚喜才能超越自身而成為思想的。思想是道路的奮力延伸,一切不過是作為腳下的路而將被裹挾于身后的。對《愛彌兒》的到達,同樣是惟一之思想在探索之道路上暫作回望的滯留之處。

首先,生活乃是一切問題的源出和歸宿,對《愛彌兒》的朝向也正是根源于此。我們當下引以為傲的生活被普遍定義為現(xiàn)代生活:“在許多現(xiàn)代社會中都存在著一種普遍的傾向,要將一種優(yōu)越意識與現(xiàn)代性意識聯(lián)系起來”[1]?,F(xiàn)代人認為歷史總是在進步的,但這一源自啟蒙運動的對進步的樂觀精神在 19 世紀末開始變得灰暗:“在法國之后的時期,現(xiàn)代社會被描繪成破壞性的和異化的”[2]。奉行理性和技術的現(xiàn)代性,在“耗盡了文化的意義”(韋伯)之后在根本上造成了現(xiàn)代人的“無家可歸的狀態(tài)”(海德格爾)。所以,作為生存于現(xiàn)代性中的我們不得不回溯現(xiàn)代性的源頭以便重新檢審我們生活的根基。在此一回首中,盧梭以一種突出的樣式展示在我們面前:“現(xiàn)代性的第一次危機出現(xiàn)在讓-雅克·盧梭的思想中”[3]。危機,乃是常態(tài)與危險因素的碰撞,這就意味著在危機之處,我們不僅能夠目睹現(xiàn)代性的根本樣態(tài),亦能反思現(xiàn)代性的根本問題,細究之下,盧梭以一種拒斥而又推進的形象矗立在現(xiàn)代性的道路上。

其次,在盧梭看來,“在人類所有的各種知識中,對我們ZUI有用但是是我們掌握得ZUI少的,是關于人的知識”[4]。盧梭在他的第二論文里以醒目的方式展示著他對古代和現(xiàn)代生活的雙重批判,在此,盧梭從根本上把握了現(xiàn)代性的特征所在:正是關于人的認識的變革導致現(xiàn)代性的誕生。這也正相契合“主體性”作為“現(xiàn)代性的基本概念”[5]所標示出的深層內涵。但是,盧梭關于人的知識的探究并不僅限于“人是誰”這樣的科學式的疑問,他更為關心的,乃是“人應當是誰”這樣的深具人文關懷的問題。而這就意味著,《論不平等》作為人類之進程的歷史展示僅是“一個可資參考的資料”[1],更為重要的,乃是在此一資料之上對人類生活的重建:“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和科學,傾向于破壞的成分多,傾向于建設的成分少”[2]。言外之意,《愛彌兒》才是那ZUI終的目的。所以,《愛彌兒》才是盧梭思想的根本展示。ZUI后,盧梭在教育中呈現(xiàn)自己的根本思想意味著他對教育的獨特觀念:教育乃是“一切有益人類的事業(yè)中,首要的一件”[3]。教育關切的是人之為人,也即以人為目的的事業(yè),而這也正是現(xiàn)代社會的根本謬誤:將人作為工具:“某一專業(yè)的一個精英學者很像工廠里這樣一個工人,他終其一生無非是做一個特定的螺絲釘或者手柄,隸屬于一種特定的工具或一臺機器”[4]。教育所展示的這樣一種對人的工具化的理解鑄就了當今現(xiàn)代的技術化的生活,一切都在異化為可以算計的物。正是遠眺到了這一點,盧梭才將文明社會的拯救寄希望于教育。這是一種遠不同于古代和現(xiàn)代的思想,蓋因為他為教育賦予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是教育,而不是政治或者科學,才是人類現(xiàn)代生活的救贖所在,這正是盧梭對問題重重的現(xiàn)代性的救治方案。所以,沿著對現(xiàn)代生活之追溯的指引,我們不得不將目光聚焦于聳立在現(xiàn)代性轉折之處的盧梭上。而盧梭的思想或明或暗地被全部容納在盧梭的教育論著《愛彌兒》里?!稅蹚泝骸凡坏沂玖爽F(xiàn)代生活的由來和問題所在,更重要的,它亦以一種值得深思的方式展示著人類生活應有的朝向。這也就是必得研究《愛彌兒》的根本原因。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本文的研究目的有兩個,也即,在通達盧梭根本思想的道路上:1、呈現(xiàn)作為教育著作的《愛彌兒》在盧梭著作(思想)中的集大成的位置;2、深究盧梭的教育哲學思想與現(xiàn)代性的關聯(lián),梳理出盧梭不同于其他現(xiàn)代性思想家的現(xiàn)代性方案,展示盧梭作為“現(xiàn)代性思想家”而不是“反現(xiàn)代性思想家”的根本地位。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論

一般地,對于西方思想家,其生平與思想并沒有太大的關聯(lián)。這當然不是以愚蠢的形式否定思想家的思想是在“生平”中得以孕育和展現(xiàn)的,而是說,在“知”、“行”分離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從生平中窺見思想家的真實思想,所以,對生平的研究實在不是件緊要的事。但是,盧梭是極其特殊的一位:“盧梭的作品與其人格個性的聯(lián)系實在太緊密了”[2]。原因一方面在于盧梭童年的經(jīng)歷塑造了他的一生奉行的思想,另一方面,他將此番“塑造”明確地彰顯在《懺悔錄》里。對盧梭生平的的介紹當然是他的自傳——《懺悔錄》,但是,很難有人能夠跳出自身來評判自己,這對滿是激情和堅定信仰的盧梭而言更是如此,所以我們需要來自他者的重新梳理和審視。薩利·肖爾茨[3]、雷蒙·特魯松[4]之類的著者顯然意圖做這樣的工作,但是,此類傳記大部分停留在對《懺悔錄》的簡要重述上,并未對其做更深入的反思和解讀。不過,對此,近來有兩個研究趨勢頗為值得關注。一是布蘭查德的《盧梭與反叛精神——一項心理學研究》。觀其書名,能夠很清晰地看到著者的意圖:“本書被描述為對盧梭和他的政治理論的心理分析”[5]。這樣一種研究傾向顯然建立在現(xiàn)代心理學的興起之上,換言之,這是一種現(xiàn)代人的口味。無人能夠否認心理學的價值,但是,心理學意圖通過科學的確定性來客觀地把握人腦的活動——思想,這實在遠遠超出了它的能力范圍,所以,當它ZUI終得出“盧梭建構理想的政治體系時他所陷入的兩難境地的解決方法:個人偏見,個人口味,凌駕于公共利益之上的渴望,對于理智運行的感情損害”[6]這一結論時,一種更為廣闊的對思想的思想被“心理活動”所遺忘了。盧梭的生平乃是作為“思想”生平而不是一種童年心理創(chuàng)傷的成年反映。另一研究傾向乃是與政治哲學的現(xiàn)代復興相伴而生:《盧梭的榜樣人生——作為政治哲學的<懺悔錄>》。凱利看到了“盧梭修改了一些重大事件,以某種有意義的順序加以記載,精心描繪,以揭示這些事件的一般含義”[1],但是,他將盧梭對其生平的展示解讀為“盧梭意圖樹立一個新的榜樣人生,可以保存文明的幸福而無傷政治利益”[2],這實在有著過度解釋之嫌。因為在《懺悔錄》里,盧梭宣稱這是“一副完全依照本來面目和全部事實描繪出來的人像”[3],這就是說,盧梭是在陳述自己的生平,他的榜樣或者理想人格,不在于他自身,而在于《愛彌兒》。盧梭對“重大事件”的揭示,在童年時是為了肅清他的思想的來源,在中老年時,則是為了清白名譽的申辯。綜上看來,盧梭的生平并未得到應有的如實的對待。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1、首先,呈現(xiàn)盧梭思想、性情的淵源,也即,通過解讀《懺悔錄》來梳理《愛彌兒》中所表達的思想的ZUI初源頭;

2、其次,《懺悔錄》里所展示的時代乃是以科學與藝術為典型表征的時代。通過解讀盧梭的第一篇論文[3]展示出與《愛彌兒》中的教育相對立的盧梭時代的教化,指明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所導致的惡果:不平等;

3、再者,追溯不平等的來源,即,通過解讀盧梭的第二篇論文[4],一方面鋪展開人類生活的歷史變遷,解釋不平等產(chǎn)生的根源;另一方面,不僅呈現(xiàn)出《愛彌兒》奉行的自然教育的根本依據(jù),而且在厘清人類由自然狀態(tài)向社會狀態(tài)之轉變時,亦顯白地言說出文明——教化社會的誕生;

4、接著,《論不平等》里顯現(xiàn)出的僅是自然教育的部分依據(jù),另一部分依據(jù)根植于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所以,在表面上,能夠清晰地覺察出《愛彌兒》和《社會契約論》里的教育思想的矛盾。通過對諸多矛盾的深層消解,指明盧梭思想的根本統(tǒng)一之處:《愛彌兒》;

5、緊接著,通過道路的追溯,在此就達到了本論文的一個終點:《愛彌兒》在盧梭思想中的大成位置。不過,對于這一教化——改善方案,盧梭本人已有清醒的認識:它在文明社會中可能的凄涼遭遇。這認識真切地反映在《愛彌兒》的結尾和《一個孤獨的漫步者的夢》里;

6、ZUI后,需要解讀的是,《愛彌兒》的現(xiàn)代地位折射出的乃是現(xiàn)代性的朝向和精神。盧梭呈現(xiàn)在這條道路上的思想,雖然是以對現(xiàn)代性的清醒批判起始的,但是,無論是在誤解還是正解的情況下,盧梭都急劇地推進了現(xiàn)代社會的進程,根本原因在于,在“現(xiàn)代性”乃是對人之存在的前無古人的關注之意義上,盧梭本質上就是一個現(xiàn)代性思想家。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簡單表示為:

五、寫作提綱

摘要 6-9

Abstract 9-12

序言:盧梭何以能夠顯現(xiàn)? 13-16

第一章 問題的提出 16-32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與背景 16-17

第二節(jié) 研究綜述 17-28

第三節(jié) 研究目的與方法 28-30

第四節(jié) 研究思路及創(chuàng)新 30-32

第二章 愛彌兒之師:盧梭是誰? 32-50

第一節(jié) 家庭之化育 32-38

第二節(jié) 日內瓦與盧梭的共和理想 38-41

第三節(jié) 失敗的教師與父親 41-44

第四節(jié) 作為申辯的《懺悔錄》:另一部教育文本 44-50

第三章 科學時代中的“人”:《愛彌兒》立身時代的教化 50-69

第一節(jié) 《論科學與藝術》的由來 50-53

第二節(jié) 知識進步與風俗改良的隱喻 53-56

第三節(jié) 從形而上學與宗教脫離而出的人之尊嚴 56-59

第四節(jié) 科學之本質 59-62

第五節(jié) 科學的六種敗壞 62-69

第四章 自然教育的起源:《愛彌兒》的“自然狀態(tài)” 69-103

第一節(jié) 《論不平等》的由來 70-73

第二節(jié) 自然法 73-76

第三節(jié) 盧梭的人類學研究 76-80

第四節(jié) 自然狀態(tài)與自然教育 80-97

第五節(jié) 文明教化的誕生 97-103

第五章 通向自由之路:《愛彌兒》的公民教育 103-119

第一節(jié) 《社會契約論》的地位 103-106

第二節(jié) 教育的兩種來源:自然與社會 106-109

第三節(jié) 社會中的野蠻人:自然人與公民 109-112

第四節(jié) 自由與公意:道德、法律及宗教 112-119

第六章 現(xiàn)代性方案:作為拯救之道的《愛彌兒》 119-137

第一節(jié) 法國大革命里的盧梭 119-123

第二節(jié) 誰是愛彌兒? 123-126

第三節(jié) 盧梭思想體系的終點:《愛彌兒》 126-128

第四節(jié) 拯救之道:人性本善對人性本惡的制衡 128-132

第五節(jié) 《愛彌兒》的結局:《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夢》 132-137

第七章 結語:盧梭·教育·現(xiàn)代性 137-147

第一節(jié) 《愛彌兒》的現(xiàn)代道路 137-140

第二節(jié) 失落的教育:《愛彌兒》的湮沒 140-142

第三節(jié) 盧梭:一個轉折的現(xiàn)代性 142-147

參考文獻 147-152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著 152-153

致謝 153

六、本文研究進展(略)

七、目前已經(jīng)閱讀的主要文獻

[1]盧梭.愛彌兒[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

[2]盧梭.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夢[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__.

[3]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__.

[4]盧梭.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__.

[5]盧梭.論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于使風俗日趨純樸[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__.

[6]盧梭.懺悔錄[M].范希衡等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__.

[7]盧梭.新愛洛漪絲[M].伊信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8]盧梭.盧梭評判讓-雅克:對話錄[M].袁樹仁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__.

[9]盧梭.政治制度論[M].崇明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__.

[10]盧梭.致達朗貝爾的信[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__.

[11]盧梭.政治經(jīng)濟學[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__.

[12]盧梭.致博蒙書[M].吳雅凌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__.

[13]盧梭.植物學通信[M].熊姣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__.

[14]盧梭.山中來信[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__.

[15]盧梭.論語言的起源兼論旋律與音樂的模仿[M].吳克峰、胡濤譯.北京:北京出版社,20__.

[16]盧梭.文學與道德雜篇[M].吳雅凌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__.

[17]盧梭.盧梭自選書信集[M].劉陽譯.南京:譯林出版社,1998.

[18]霍布森.狄德羅與盧梭:啟蒙脈絡[M].胡振明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__.

[19]凱利.盧梭的榜樣人生——作為政治哲學的《懺悔錄》[M].黃群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__.

[20]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M].賀麟、王太慶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21]列奧 施特勞斯、約瑟夫 克羅波西主編.政治哲學史[M].李天然等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22]列奧 施特勞斯.關于馬基雅維里的思考[M].申彤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__.

[23]列奧 施特勞斯.自然權利與歷史[M].彭剛譯.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__.

[24]列奧 施特勞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學[M].申彤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__.

[25]列奧 施特勞斯.古典政治理性主義的重生——施特勞斯思想入門[M].郭振華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__.

[26]列奧 施特勞斯.什么是政治哲學[M].李世祥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__.

[27]布魯姆.巨人與侏儒(增訂版)[M].張輝選編.北京:華夏出版社,20__.

[28]布魯姆.美國精神的封閉[M].占旭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__.

[29]柏拉圖.理想國[M].郭斌和、張竹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30]柏拉圖.柏拉圖對話集[M].王太慶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__.

教育開題報告

課題名稱: 《小學、初中、高中外語課堂教學方法的差異》

預期主要成果:調查報告《小學、初中、高中外語課堂教學方法的對比研究》、《小學、初中、高中新課程課堂教學方法課例集錦》

預期完成時間:XX年12月底

一、 課題釋義

在眾多的課題中選擇《小學、初中、高中外語課堂教學方法的差異》這樣一個課題,我們課題組成員曾經(jīng)做過多次研討,大家普遍認為這個課題很大,極易架空,之所以這樣認為,原因之一在于:課題內容涉及外語課堂教學的多個領域,單是一個小學就足以令廣大英語教學工作者潛心數(shù)年加以探索與研究;原因之二在于:關于對小學、初中、高中外語課堂教學方法之間存在的差異,人們尚缺乏足夠的認識,在先期的課題準備過程中,我們也意識到國內外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相對于其他課題而言是比較少的,可供參考的資料不是很多,理論儲備不足。然而愈是困難重重,我們愈是感到這是一個極具挑戰(zhàn)性的課題研究,為此我們深刻挖掘課題本身的內涵,力求把大的課題做精,把空的內容填實,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線,按照建構主義的理論,將課題宏觀的釋義為以下四個部分:

(一) 小學外語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

伴隨著國家教育部下達文件要求小學自XX年秋有條件的省份、地區(qū)從三年級起開設英語課,小學英語教學為英語外語教學回到教育的主流中提供了嶄新的契機。小學外語課堂教學不是孤立的,而是整個外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幫助學生學習與發(fā)展比單純教授語言更為重要,相應地,小學外語課堂教學方法更應從卓有成效的一般教育理論與實踐中汲取方法與技巧,并對課改初期的外語課堂教學的一些實際情況加以必要研究,從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 初中外語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

英語教學從無到有,從支離破碎到綜合系統(tǒng),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學生發(fā)展的過程。教無定法,教必有法。靈活駕御課堂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多年來的中學外語課堂教學積累了許多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今天,加強對初中外語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勢必會為課堂教學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三) 高中外語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

高中的外語課堂教學多年來受高考這根指揮棒的影響,課堂教學方法趨于單一,英語教學對語法性能的講解細致入微,極為重視語言形式的傳授,輕語言功能的訓練。課程改革作為一項系統(tǒng)工程,高中外語課堂教學勢必在小學、初中外語課堂教學改革的前提下,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重新量體裁衣,采用更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課堂。

(四) 小學、初中、高中外語課堂教學方法差異的比較

綜上研究(即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外語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勢必表明,小學、初中、高中外語課堂教學方法之間存在著差異,因此比較差異,深刻挖掘差異形成的各種因素,分析這些因素的內在價值,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學中尊重和利用這些因素上好各個學段的英語課。

二、 課題研究的背景及課題的理論價值、實踐價值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1、 課題研究的必要性

近年來,外語教學一直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關注,特別是自1996年以來李嵐清副總理對我國當前基礎階段外語教學的改革多次發(fā)表談話指出:“我國當前基礎階段的外語教學雖然有了加強和改進,但總的情況是不能令人滿意的,花的時間長,相對的效果較差。一些人比喻我們的英語教學是一壺燒了十幾年也燒不開的溫水。必須在教材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認真研究,加以改進。目前,我國外語教學效益不大,亟待改進。經(jīng)過小學、中學、高中,大部分學生不能閱讀原版書,不能用外語會話,外語教學效果不理想,影響著改革開放和擴大交往……”恰恰也正是基于一個這樣的背景,誘發(fā)了我們對該課題的探討與研究。

正如嵐清總理所講,學生對此不滿意,教師也同樣不滿意。問題出在哪里?其根本原因是:英語課程的開設缺乏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缺乏“—條龍”的課程教學體系,從而導致大多數(shù)學生的英語學習長時間在低水平上重復。許多學生在小學學習了英語,進入初中后,又不得不從頭學習,中學生進入高中后,又要重復初中階段學習的內容。這種低水平的重復,不僅浪費了教學資源,還挫傷了學習者英語的興趣。

一時間,中小學外語教學銜接的問題成了外語教學的一個重心工作,而教材要銜接的呼聲則更是一浪高過一浪。面對這種眾聲喧嘩的局面,我們的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試圖打破外語教學的這種狀況,嘗試以教材的銜接為突破口,但實踐證明,單憑教材的銜接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學銜接問題。人們再一次陷入到深深地思索中來。而此番思索必然將人們的視野聚焦在這個課題之上。

2、課題研究的可行性

正當我們這些教學工作者舉步為艱之時,XX年6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確定了教育改革的目標,研制了各門課程的課程標準。在新的《英語課程標準》中,我們感悟到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突出體現(xiàn)圍繞人的發(fā)展目標來設計和確定課程標準。

篇二 教育學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5050字

教育學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

《愛彌兒》大義——盧梭教育哲學研究

開題報告

目 錄

一、選題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論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寫作提綱

六、本文研究進展

七、目前已經(jīng)閱讀的文獻

一、選題背景

踏足《愛彌兒》研究之路絕非一個簡單隨意的沙灘拾貝,因為后者始終沒有擺脫興之所至的盲目性。但這并不是說沙灘拾貝毫無可取之處,若說真正的思想面臨的是無路可走的荒原,那么沙灘拾貝未嘗不是莫大的驚喜。不過,這同時意味著,只有當這驚喜作為沿途之風景而歸屬于更加宏闊的道路時,也即,只有當貝殼不僅僅是作為美麗的貝殼而更是作為透露出海洋信息的海之貝時,這驚喜才能超越自身而成為思想的。思想是道路的奮力延伸,一切不過是作為腳下的路而將被裹挾于身后的。對《愛彌兒》的到達,同樣是惟一之思想在探索之道路上暫作回望的滯留之處。

首先,生活乃是一切問題的源出和歸宿,對《愛彌兒》的朝向也正是根源于此。我們當下引以為傲的生活被普遍定義為現(xiàn)代生活:“在許多現(xiàn)代社會中都存在著一種普遍的傾向,要將一種優(yōu)越意識與現(xiàn)代性意識聯(lián)系起來”?,F(xiàn)代人認為歷史總是在進步的,但這一源自啟蒙運動的對進步的樂觀精神在 19 世紀末開始變得灰暗:“在法國之后的時期,現(xiàn)代社會被描繪成破壞性的和異化的”。奉行理性和技術的現(xiàn)代性,在“耗盡了文化的意義”(韋伯)之后在根本上造成了現(xiàn)代人的“無家可歸的狀態(tài)”(海德格爾)。所以,作為生存于現(xiàn)代性中的我們不得不回溯現(xiàn)代性的源頭以便重新檢審我們生活的根基。在此一回首中,盧梭以一種突出的樣式展示在我們面前:“現(xiàn)代性的第一次危機出現(xiàn)在讓-雅克·盧梭的思想中”[3]。危機,乃是常態(tài)與危險因素的碰撞,這就意味著在危機之處,我們不僅能夠目睹現(xiàn)代性的根本樣態(tài),亦能反思現(xiàn)代性的根本問題,細究之下,盧梭以一種拒斥而又推進的形象矗立在現(xiàn)代性的道路上。

其次,在盧梭看來,“在人類所有的各種知識中,對我們最有用但是是我們掌握得最少的,是關于人的知識”[4]。盧梭在他的第二論文里以醒目的方式展示著他對古代和現(xiàn)代生活的雙重批判,在此,盧梭從根本上把握了現(xiàn)代性的特征所在:正是關于人的認識的變革導致現(xiàn)代性的誕生。這也正相契合“主體性”作為“現(xiàn)代性的基本概念”[5]所標示出的深層內涵。但是,盧梭關于人的知識的探究并不僅限于“人是誰”這樣的科學式的疑問,他更為關心的,乃是“人應當是誰”這樣的深具人文關懷的問題。而這就意味著,《論不平等》作為人類之進程的歷史展示僅是“一個可資參考的資料”,更為重要的,乃是在此一資料之上對人類生活的重建:“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和科學,傾向于破壞的成分多,傾向于建設的成分少”。言外之意,《愛彌兒》才是那最終的目的'。所以,《愛彌兒》才是盧梭思想的根本展示。最后,盧梭在教育中呈現(xiàn)自己的根本思想意味著他對教育的獨特觀念:教育乃是“一切有益人類的事業(yè)中,首要的一件”[3]。教育關切的是人之為人,也即以人為目的的事業(yè),而這也正是現(xiàn)代社會的根本謬誤:將人作為工具:“某一專業(yè)的一個精英學者很像工廠里這樣一個工人,他終其一生無非是做一個特定的螺絲釘或者手柄,隸屬于一種特定的工具或一臺機器”[4]。教育所展示的這樣一種對人的工具化的理解鑄就了當今現(xiàn)代的技術化的生活,一切都在異化為可以算計的物。正是遠眺到了這一點,盧梭才將文明社會的拯救寄希望于教育。這是一種遠不同于古代和現(xiàn)代的思想,蓋因為他為教育賦予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是教育,而不是政治或者科學,才是人類現(xiàn)代生活的救贖所在,這正是盧梭對問題重重的現(xiàn)代性的救治方案。所以,沿著對現(xiàn)代生活之追溯的指引,我們不得不將目光聚焦于聳立在現(xiàn)代性轉折之處的盧梭上。而盧梭的思想或明或暗地被全部容納在盧梭的教育論著《愛彌兒》里。《愛彌兒》不但揭示了現(xiàn)代生活的由來和問題所在,更重要的,它亦以一種值得深思的方式展示著人類生活應有的朝向。這也就是必得研究《愛彌兒》的根本原因。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本文的研究目的有兩個,也即,在通達盧梭根本思想的道路上:1、呈現(xiàn)作為教育著作的《愛彌兒》在盧梭著作(思想)中的集大成的位置;2、深究盧梭的教育哲學思想與現(xiàn)代性的關聯(lián),梳理出盧梭不同于其他現(xiàn)代性思想家的現(xiàn)代性方案,展示盧梭作為“現(xiàn)代性思想家”而不是“反現(xiàn)代性思想家”的根本地位。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論

一般地,對于西方思想家,其生平與思想并沒有太大的關聯(lián)。這當然不是以愚蠢的形式否定思想家的思想是在“生平”中得以孕育和展現(xiàn)的,而是說,在“知”、“行”分離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從生平中窺見思想家的真實思想,所以,對生平的研究實在不是件緊要的事。但是,盧梭是極其特殊的一位:“盧梭的作品與其人格個性的聯(lián)系實在太緊密了”。原因一方面在于盧梭童年的經(jīng)歷塑造了他的一生奉行的思想,另一方面,他將此番“塑造”明確地彰顯在《懺悔錄》里。對盧梭生平的最好的介紹當然是他的自傳——《懺悔錄》,但是,很難有人能夠跳出自身來評判自己,這對滿是激情和堅定信仰的盧梭而言更是如此,所以我們需要來自他者的重新梳理和審視。薩利·肖爾茨[3]、雷蒙·特魯松[4]之類的著者顯然意圖做這樣的工作,但是,此類傳記大部分停留在對《懺悔錄》的簡要重述上,并未對其做更深入的反思和解讀。不過,對此,近來有兩個研究趨勢頗為值得關注。一是布蘭查德的《盧梭與反叛精神——一項心理學研究》。觀其書名,能夠很清晰地看到著者的意圖:“本書最好被描述為對盧梭和他的政治理論的心理分析”[5]。這樣一種研究傾向顯然建立在現(xiàn)代心理學的興起之上,換言之,這是一種現(xiàn)代人的口味。無人能夠否認心理學的價值,但是,心理學意圖通過科學的確定性來客觀地把握人腦的活動——思想,這實在遠遠超出了它的能力范圍,所以,當它最終得出“盧梭建構理想的政治體系時他所陷入的兩難境地的解決方法:個人偏見,個人口味,凌駕于公共利益之上的渴望,對于理智運行的感情損害”[6]這一結論時,一種更為廣闊的對思想的思想被“心理活動”所遺忘了。盧梭的生平乃是作為“思想”生平而不是一種童年心理創(chuàng)傷的成年反映。另一研究傾向乃是與政治哲學的現(xiàn)代復興相伴而生:《盧梭的榜樣人生——作為政治哲學的<懺悔錄>》。凱利看到了“盧梭修改了一些重大事件,以某種有意義的順序加以記載,精心描繪,以揭示這些事件的一般含義”,但是,他將盧梭對其生平的展示解讀為“盧梭意圖樹立一個新的榜樣人生,可以保存文明的幸福而無傷政治利益”,這實在有著過度解釋之嫌。因為在《懺悔錄》里,盧梭宣稱這是“一副完全依照本來面目和全部事實描繪出來的人像”[3],這就是說,盧梭是在陳述自己的生平,他的榜樣或者理想人格,不在于他自身,而在于《愛彌兒》。盧梭對“重大事件”的揭示,在童年時是為了肅清他的思想的來源,在中老年時,則是為了清白名譽的申辯。綜上看來,盧梭的生平并未得到應有的如實的對待。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1、首先,呈現(xiàn)盧梭思想、性情的淵源,也即,通過解讀《懺悔錄》來梳理《愛彌兒》中所表達的思想的最初源頭;

2、其次,《懺悔錄》里所展示的時代乃是以科學與藝術為典型表征的時代。通過解讀盧梭的第論文[3]展示出與《愛彌兒》中的教育相對立的盧梭時代的教化,指明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所導致的最大惡果:不平等;

3、再者,追溯不平等的來源,即,通過解讀盧梭的第論文[4],一方面鋪展開人類生活的歷史變遷,解釋不平等產(chǎn)生的根源;另一方面,不僅呈現(xiàn)出《愛彌兒》奉行的自然教育的根本依據(jù),而且在厘清人類由自然狀態(tài)向社會狀態(tài)之轉變時,亦顯白地言說出文明——教化社會的誕生;

4、接著,《論不平等》里顯現(xiàn)出的僅是自然教育的部分依據(jù),另一部分依據(jù)根植于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所以,在表面上,能夠清晰地覺察出《愛彌兒》和《社會契約論》里的教育思想的矛盾。通過對諸多矛盾的深層消解,指明盧梭思想的根本統(tǒng)一之處:《愛彌兒》;

5、緊接著,通過道路的追溯,在此就達到了本論文的一個終點:《愛彌兒》在盧梭思想中的大成位置。不過,對于這一教化——改善方案,盧梭本人已有清醒的認識:它在文明社會中可能的凄涼遭遇。這認識真切地反映在《愛彌兒》的結尾和《一個孤獨的漫步者的夢》里;

6、最后,需要解讀的是,《愛彌兒》的現(xiàn)代地位折射出的乃是現(xiàn)代性的朝向和精神。盧梭呈現(xiàn)在這條道路上的思想,雖然是以對現(xiàn)代性的清醒批判起始的,但是,無論是在誤解還是正解的情況下,盧梭都急劇地推進了現(xiàn)代社會的進程,根本原因在于,在“現(xiàn)代性”乃是對人之存在的前無古人的關注之意義上,盧梭本質上就是一個現(xiàn)代性思想家。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簡單表示為:

五、寫作提綱

摘要 6-9

abstract 9-12

序言:盧梭何以能夠顯現(xiàn)? 13-16

第一章 問題的提出 16-32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與背景 16-17

第二節(jié) 研究綜述 17-28

第三節(jié) 研究目的與方法 28-30

第四節(jié) 研究思路及創(chuàng)新 30-32

第二章 愛彌兒之師:盧梭是誰? 32-50

第一節(jié) 家庭之化育 32-38

第二節(jié) 日內瓦與盧梭的共和理想 38-41

第三節(jié) 失敗的教師與父親 41-44

第四節(jié) 作為申辯的《懺悔錄》:另一部教育文本 44-50

第三章 科學時代中的“人”:《愛彌兒》立身時代的教化 50-69

第一節(jié) 《論科學與藝術》的由來 50-53

第二節(jié) 知識進步與風俗改良的隱喻 53-56

第三節(jié) 從形而上學與宗教脫離而出的人之尊嚴 56-59

第四節(jié) 科學之本質 59-62

第五節(jié) 科學的六種敗壞 62-69

第四章 自然教育的起源:《愛彌兒》的“自然狀態(tài)” 69-103

第一節(jié) 《論不平等》的由來 70-73

第二節(jié) 自然法 73-76

第三節(jié) 盧梭的人類學研究 76-80

第四節(jié) 自然狀態(tài)與自然教育 80-97

第五節(jié) 文明教化的誕生 97-103

第五章 通向自由之路:《愛彌兒》的公民教育 103-119

第一節(jié) 《社會契約論》的地位 103-106

第二節(jié) 教育的兩種來源:自然與社會 106-109

第三節(jié) 社會中的野蠻人:自然人與公民 109-112

第四節(jié) 自由與公意:道德、法律及宗教 112-119

第六章 現(xiàn)代性方案:作為拯救之道的《愛彌兒》 119-137

第一節(jié) 法國大革命里的盧梭 119-123

第二節(jié) 誰是愛彌兒? 123-126

第三節(jié) 盧梭思想體系的終點:《愛彌兒》 126-128

第四節(jié) 拯救之道:人性本善對人性本惡的制衡 128-132

第五節(jié) 《愛彌兒》的結局:《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夢》 132-137

第七章 結語:盧梭·教育·現(xiàn)代性 137-147

第一節(jié) 《愛彌兒》的現(xiàn)代道路 137-140

第二節(jié) 失落的教育:《愛彌兒》的湮沒 140-142

第三節(jié) 盧梭:一個轉折的現(xiàn)代性 142-147

參考文獻 147-152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著 152-153

致謝 153

六、本文研究進展(略)

七、目前已經(jīng)閱讀的主要文獻

盧梭.愛彌兒[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

盧梭.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夢[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3]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4]盧梭.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5]盧梭.論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于使風俗日趨純樸[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6]盧梭.懺悔錄[m].范希衡等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7]盧梭.新愛洛漪絲[m].伊信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8]盧梭.盧梭評判讓-雅克:對話錄[m].袁樹仁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

[9]盧梭.政治制度論[m].崇明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3.

[10]盧梭.致達朗貝爾的信[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11]盧梭.政治經(jīng)濟學[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12]盧梭.致博蒙書[m].吳雅凌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4.

[13]盧梭.植物學通信[m].熊姣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14]盧梭.山中來信[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15]盧梭.論語言的起源兼論旋律與音樂的模仿[m].吳克峰、胡濤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16]盧梭.文學與道德雜篇[m].吳雅凌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

[17]盧梭.盧梭自選書信集[m].劉陽譯.南京:譯林出版社,1998.

[18]霍布森.狄德羅與盧梭:啟蒙脈絡[m].胡振明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19]凱利.盧梭的榜樣人生——作為政治哲學的《懺悔錄》[m].黃群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

[20]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m].賀麟、王太慶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21]列奧 施特勞斯、約瑟夫 克羅波西主編.政治哲學史[m].李天然等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22]列奧 施特勞斯.關于馬基雅維里的思考[m].申彤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

[23]列奧 施特勞斯.自然權利與歷史[m].彭剛譯.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3.

[24]列奧 施特勞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學[m].申彤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

[25]列奧 施特勞斯.古典政治理性主義的重生——施特勞斯思想入門[m].郭振華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

[26]列奧 施特勞斯.什么是政治哲學[m].李世祥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

[27]布魯姆.巨人與侏儒(增訂版)[m].張輝選編.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

[28]布魯姆.美國精神的封閉[m].占旭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

[29]柏拉圖.理想國[m].郭斌和、張竹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30]柏拉圖.柏拉圖對話集[m].王太慶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篇三 教育課題研究開題報告2950字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開展和參與課題研究是教師獲得自我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最佳途徑。事實證明,通過開展課題研究,邊學習邊做課題,邊研究邊實踐,逐漸成為研究型的教師不乏其人。

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課題研究,開題報告如同建筑師的藍圖。有了好的開題報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計劃、有系統(tǒng)、有組織地開展研究工作,以保證課題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制定開題報告是課題由設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步驟。當前許多教師由于過去從未做過課題研究,現(xiàn)在要申報課題,撰寫課題開題報告不知從何人手。為了使廣大教師更加積極而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培養(yǎng)、提高教師撰寫課題開題報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從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作用、結構等方面來談教師應該如何規(guī)范撰寫開題報告,力求對教師提供一點啟示。

一、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何謂有價值、有創(chuàng)見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從何而來呢?這需要研究者長期實踐、細心觀察和深思熟慮。當自己提出的課題得到上級認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設計好,即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課題開題報告就是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規(guī)劃和制定。換言之,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后,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課題實施計劃。開題報告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有價值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

撰寫課題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創(chuàng)新新知,不是可有可無的。正如學者文翁說過,搞好開題報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設計。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和安排,是為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提供探索的途徑。課題開報告初步規(guī)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對于科研經(jīng)驗較少的人來講,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他們明確課題研究的方向,避免發(fā)生進行一段時間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況,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梢哉f,課題開題報告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沒有科學的開題報告,就沒有科學而有價值的成果。隨著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規(guī)范化不斷加強,開題論證問題越來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門的重視。

二、撰寫課題開題報告的基礎性工作

寫好科研課題開題報告要了解其基本結構與寫法,但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重要的還是要做好基礎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chuàng)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才不會在別人已經(jīng)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是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方面去研究;其次,要掌握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深人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chuàng)造。因此,我們進行教育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只有這樣制定出的開題報告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三、課題開題報告的結構

撰寫開題報告是進行科研課題申請后的首要工作。通過開題報告的思考與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了解自己為什么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若分析后覺得不現(xiàn)實,則可以立即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使課題目標的達成有可能性,從而避免大題小作或小題大作。課題開題報告的寫法根據(jù)課題研究的類別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說,科研課題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課題研究的背景

2.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xiàn)狀與趨勢分析、本課題與之聯(lián)系和區(qū)別

3.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4.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

5.課題研究的目標

6.課題研究的內容(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7.課題研究的過程

8.課題研究的方法

9.預期研究成果

10.完成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1.參考文獻

四、課題開題報告撰寫規(guī)范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首先,要闡明課題研究的背景,即根據(jù)什么、受什么啟發(fā)而進行這項研究的。因為任何課題研究都不是憑空來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闡明為什么要研究這個課題、研究它有什么價值,能解決什么問題。一般可以先從現(xiàn)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xiàn)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么實際作用,然后,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最后就是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課題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這是課題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決的重要問題與提出的背景間有著必然的、照應的聯(lián)系,不能游離或架空。

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寫成諸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一位高中化學教師在課題開題報告中對其課題意義是這樣寫的:高考實施3十_方案后,化學學科作為一門選考科目,其教育、教學必將受到一定影響。如何在當前的形勢下進一步提高高中化學教學和教育水平,這是化學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本課題正是以3十_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影響為引線,以1999屆至__屆為觀察樣本,運用觀察、統(tǒng)計、訪問等現(xiàn)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_實施過程中調整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問題,為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水平進行有益的探討。這樣有針對性地寫使別人一看就覺得科學性、實用性比較強,的確有價值。

(二)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xiàn)狀與趨勢分析、本課題與之聯(lián)系和區(qū)別

闡述這部分內容必須采用文獻資料研究的方法,通過查閱資料、搜索發(fā)現(xiàn)國內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課題研 究的歷史、現(xiàn)狀與趨勢。

歷史背景方面的內容:按時間順序,簡述本課題的來龍去脈,著重說明本課題前人研究過沒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過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這些研究成果所表達出來的觀點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們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過歷史對比,說明各階段的研究水平。

現(xiàn)狀評述,重點論述當前本課題國內外的研究現(xiàn)狀,著重評述本課題目前存在的爭論焦點,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闡述本課題與之聯(lián)系及區(qū)別,力求表現(xiàn)出自己課題研究的個性及特色。這一部分的內容應力求精當,力求體現(xiàn)自身研究的價值。

發(fā)展方向方面的內容:通過縱(向)橫(向)對比,肯定本課題目前國內外已達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能的發(fā)展趨勢,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決的方法。

(三)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

實踐意義,指向操作層面,即通過課題研究對學校、教師、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什么促進,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有哪些好處。它的闡述是通過假設關系,勾勒出通過研究可能會或一定會產(chǎn)生的實踐效果。

中小學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取向于應用研究和發(fā)展研究,在理論方面的學術研究價值可能比較匱乏,但也不可否認,通過研究,可能達到了對某一相關理論的細化和補充,對某一理論進行了具體闡述與充實,或許還會產(chǎn)生賦予全新內涵的實用理論。這部分內容有就寫,無則免。

(四)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

界定即定義,課題界定,即對課題的詮釋,對課題的核心概念進行說明。采用歸納和演繹的方法,引用教育理論、整合文獻知識等,以分段或標題陳述的形式確定概念及其內涵與外延,采用分總的方法,對課題中的研究對象、范疇、方法,抽取出本質屬性分別給予概括,最終形成對整個研究課題名稱的科學界定。

篇四 教育管理碩士開題報告4000字

教育管理碩士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寫論文的第一個任務。其作用是闡述論文選題依據(jù),以及講述初步構思的實驗思路。那么,教育管理碩士論文的開題報告怎樣寫?

題目:小學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研究------以朝陽市雙塔區(qū)文化路小學為例

一、選題依據(jù)

自從班級授課制出現(xiàn)以來,班級就成為學校的一種重要組織,是學校進行管理的基本單位,是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班級管理是班級建設的重要組成。班級管理的效果決定這班級建設的質量乃至學校的辦學質量,更進一步說決定著當今社會的整體教育質量。因此,加強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實踐探索,對我國學校教育的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在實踐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存在著諸如方法陳舊,而忽略了班級行政建設、學生思想及行為管理,且當前班級管理缺乏彈性,效力不足。尤其是當下進行的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強調“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性”,因此,班級管理也應當順應新課改的理念及要求。

目前,有一些學校已經(jīng)將班級自主管理的理念付諸實踐,但班級自主管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體系,又沒有一個被廣泛接收的模式。

基于筆者多年來小學一線教師的工作實踐經(jīng)驗,針對目前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本文以小學生班級管理為切入點,提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小學生班級自主管理模式。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文獻綜述

(一)國外對班級自主管理的研究

國外對班級自主管理的研究理念非常靈活,最早開始于文藝復興時期。法國人文主義教育家蒙田曾提出教育過程中學生有權決定自己的事物,而不是在老師的權威迫使下去承認事物。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維多利諾也倡導自由教育,主張學生的自主管理。班級自主管理的概念在17世紀到19世紀時候相對薄弱,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新教育運動”,開始批判束縛兒童個性發(fā)展的教育管理模式,呼吁為兒童的發(fā)展提供更多空間,提出了學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性。新教育運動倡導民主管理、主動參與、尊重個性、培養(yǎng)能力,是學生自主管理的一種精短的表達。教育家杜威,作為新教育運動的代表人物,提出教育管理要把兒童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使他們在學習發(fā)展中更加積極主動。同時,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到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在學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他提出: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這就意味著教育者對“困難學生”傾注更多的愛心、耐心和信心,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他進一步在《關于和諧教育的一些想法》中指出:自我教育需要一個重要、強大的促進因素,這就是個人要有尊嚴感,尊重自己,有上進心,只有受教育者尊重自己,才能有自我教育。在亞洲,日本著名教育社會學家片崗德雄也曾提到班級組織管理的最大目標就是學生的成長和學習,一個有效的做法就是將班級分成小組,讓全體學生在集體中有一個合適的分工,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

綜上可見,國外對班級自主管理的研究有很高的起點。受西方國家文化的影響,他們在教育上更注重對學生成長,而非只是學習方面的關注。這對于現(xiàn)代學生自主管理概念的深刻認識有著很強的指導作用。

(二) 國內對班級自主管理的研究

“從七歲到十歲、十一歲時期起就開始教一個人學會自我管理,學會一定的本領,如果需要的話,學會‘強迫’自己”.針對小學生7-13歲的這個年齡段,小學開始的班級自主管理是養(yǎng)成孩子良好習慣、能力,幫助他們快速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國內對于班級自主管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時期。孔子在《論語》中的著名論述“不憤不啟,不徘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就突出了培養(yǎng)弟子們的自主、獨立思考的能力,反對機械被動地學習。這種思想體現(xiàn)了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與自主發(fā)展的重要性。

教育家孟子《學記》也曾有過關于自主學習的論述,如“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強調知識的獲取不一定要依靠老師的灌輸,主張自求自得的學習方法,體現(xiàn)了發(fā)展學生主體性的思想。

宋明時期,朱熹提出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則是對學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性的簡要開闊。而已朱熹為代表的教育思想對學習的自主能力進行了更為全面的闡述。

班級自主管理的概念在近當代時期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原北大校長蔡元培認為“教育是幫助被教育著的人,給他能夠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而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的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的人去應用的。”

自改革開放以后,班主任的工作和班集體建設進一步得到了中國教育工作者和廣大一線教師的深入研究,他們強調了學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性,呼吁恢復學生的本體地位。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班級管理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則更為突出。有些教師如魏書生和李鎮(zhèn)西等人已經(jīng)在新型的班級管理中成為了實踐的先行者。魏書生以民主和科學為指導思想,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民主化與科學化的管理途徑和過程,促進學生的全面提高與發(fā)展。李鎮(zhèn)西則在魏書生老師的實踐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學生的自主管理要從三個方面努力:一是變事務應付為教育科研;二是變個人權威為集體意志;三變孤軍奮戰(zhàn)為師生合作。李鎮(zhèn)西老師更強調了學生在班級自主管理中的主題地位,改變了傳統(tǒng)理念下班主任是管理主體的認識。

在這些模范人物的帶頭下,許多學者和教師也重新審視班級管理,將重點轉移到班級自主管理上。筆者以“班級自主管理”為主題,從中國知網(wǎng)共搜索到論文26,數(shù)量從1999年開始呈現(xiàn)出上升趨勢。在這些文獻中,并含“小學”詞頻的文獻共有13條,可以看出班級自主管理在初級教育上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通過對比分析,筆者將這1論文分為主要 分為以下幾類。從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的必要性出發(fā)的實踐探索數(shù)量最多。如蔡穎的《“圈養(yǎng)”與“放養(yǎng)”的融合--小學班級自主管理方法探索》,她指出在小學生自主管理的實踐中,要將“放養(yǎng)”與“圈養(yǎng)”結合起來,通過專崗負責、合作學習和多元評價最終實現(xiàn)自主管理。類似的研究還有李娟的《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的研究》、、徐華萍的《“以人為本”的小學班級管理的實踐研究》等等。在這些班級自主管理的實踐探索中,有主要以班級干部的選拔及班級組織形式為重點進行研究的,分別是王赫的《小學班級管理中班長組閣制的實施研究》和過躍娟的《基于合作學習理論的小學班級管理模式研究》。王赫針對以教師管理為主,學生協(xié)助為輔的管理體制的不足,分別列舉闡釋了當代民主社會對未來公民素養(yǎng)的要求、新課程改革對班級管理制度的客觀要求、傳統(tǒng)教師管理觀對學生發(fā)展的制約以及“班委會”制度的更新?lián)Q代,提出了順應“以人為本”教學的班長組閣制,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能力、管理等能力。過躍娟則將合作小組的.理念和做法運用于學生的班級管理,通過學生在合作小組中的學習、工作、生活等同伴間的互賴互動,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查到的相關文獻中以新課改為研究起點的只有,是田英的《初探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班級自主管理模式》。她認為將“人本管理”運用到小學生班級自主管理中能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谵r(nóng)村基礎教育的小學班級自主管理探究也只有,為鄭世堅。的《在農(nóng)村小學中推行班級自主管理的探索》。他提出在大部分農(nóng)村小學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中,學生對于班規(guī)、校規(guī)概念較為模糊,因此常常導致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差。針對這個現(xiàn)狀農(nóng)村的小學生自主管理的實踐中還是要體現(xiàn)班主任的引導作用,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管理。將自主管理的模式擴展到農(nóng)村小學教學,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促進教育公平有啟示作用。

從以上文獻來看,國外的班級自主管理的思路更為開闊,通過一種更加開放自由的教學管理模式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平等、尊重并培養(yǎng)學生在綜合能力上的全面發(fā)展。國內的這方面研究雖然很多,但是一線教師們也提到這種自主管理的理念尚未被廣泛應用到實踐中,尤其是針對小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探究數(shù)量還很少,有待深層次的挖掘。

本論文選題的基本內容、結構、意義(可加頁)

一、本論文選題的基本內容:

本論文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導言。第二部分: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研究。主要包括:班級自主管式相關概念、相關因素及其實踐價值與意義。第三部分:小學生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構建。主要從小學生班級管理現(xiàn)狀分析、小學生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構建目的與基礎及模式的提出進行分析與闡述。 第四部分:小學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實踐。第五部分:小學生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實踐成果。

二、論文結構:

小學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研究

-----以朝陽市雙塔區(qū)文化路小學為例

導言

(一) 選題依據(jù)

(二) 文獻綜述

(三) 研究方法

一、 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研究

(一) 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相關概念

1. 自主管理的定義

2. 自主管理模式

(二)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相關因素

1. 人的因素

2. 組織制度因素

3. 環(huán)境因素

(三)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實踐價值與意義

1. 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2.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 促進良好教學環(huán)境的形成

二、小學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構建

(一)小學生班級管理現(xiàn)狀分析

1.教育管理方式陳舊

3.學習管理缺乏彈性

4.行為管理效力不足

(二)小學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構建目的與基礎

1.學生基礎

2.組織管理基礎

3.環(huán)境基礎

(三)小學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提出

1.“一點三面”的指導思想

2.“五位一體”的實踐主體

3.“一主八助”的模式框架

(1)以文化路小學為例的班級自主管理模式平面圖解

(2)公平合理的激勵機制促進學生發(fā)展

三、小學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實踐

(一)班級自主管理制度

1.班級規(guī)章制度建設

2.班干部選拔任用

3. 值日班長輪流負責制

(二)班級自主理形式

1. 主題班隊會

2. 個別心理訪談

3. 互助式的小團體

4. 多樣化的家校溝通方式

(三)班級自主管理流程

1. 學習班長的職責和管理流程

2. 文藝班長的職責和管理流程

3 . 體育班長的職責和管理流程

4. 活動班長的職責和管理流程

5. 紀律班長的職責和管理流程

6.安全班長的職責和管理流程

7. 生活班長的職責和管理流程

8. 勞動班長的職責和管理流程

四、小學生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實踐成果

(一)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

1. 學生思想素質提升

2. 學生能力素質提高

3、學生體能素質增強

4、學生心理素質加強

(二)整體教學環(huán)境改善

1.校園環(huán)境建設受到重視

2. 和諧師生關系逐漸形成

3.班集體建設得到加強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篇五 職業(yè)教育課題開題報告3800字

課題名稱:涵養(yǎng)化育理念下的中職“和”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

(一)課題名稱及破題

1.課題名稱:

涵養(yǎng)化育理念下的中職“和”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

2.破題分析:

自上世紀90年代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許多中職學校在宣傳其自身時,日益凸顯其“校園文化”的分量或魅力,通過統(tǒng)計分析,職業(yè)教育對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集中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特點。

(1)對職業(yè)學校的物質文化環(huán)境的研究日趨成熟,如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已經(jīng)將ci設計引入校園文化建設中。網(wǎng)絡等新技術平臺的搭建也為職業(yè)學校的物質文化建設增添了新的活力,如上海電視大學構建遠程開放教育,以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現(xiàn)代通訊技術和網(wǎng)絡交互構造的虛擬校園文化。

(2)對職業(yè)學校的精神文化塑造的研究日趨特色化,30余年來,許多中職學校積極倡導校園精神文化,從而呈現(xiàn)奮發(fā)向上的風貌,很多學校還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校本文化,如三亞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在積極借鑒國內外高等職業(yè)教育成功經(jīng)驗的基礎上,依托海航集團,發(fā)揮大型企業(yè)辦學優(yōu)勢,立足本校辦學實際,面向市場化用人需求,服務民航、旅游、航海業(yè)的發(fā)展,抓住文化建設和實踐育人兩個陣地,提煉出“至誠至善至精至美”的校園特色精神文化。

(3)對職業(yè)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應與企業(yè)文化相融合已成為共識。眾多學校和專家均提出,要以企業(yè)文化為主導,堅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技能和職業(yè)適應能力。通過移植企業(yè)精神,培育校園精神文化;通過引校入企,打造校園物質文化;通過嫁接企業(yè)制度,促進校企制度文化的融合。

綜上所述,“涵養(yǎng)化育理念下中職學校‘和’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目前來看,尚有不少空白有待填補,尤其是在對校園文化的“涵養(yǎng)化育”的研究上,雖然都知其重要,但對其學理探討著力較少,在形成校本化校園文化的研究上,更是不盡人意。再加上歷史地看,中職教育研究相對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本就十分薄弱,正因如此,我們研究的價值也就在這里。

(二)研究的價值

1.理論價值:盧梭的自然主義流派、尼爾的自由主義、杜威的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都體現(xiàn)了“涵養(yǎng)化育,自然天成”教育思想,他們的思想都有以下共同點:①教育的目的與生命的目的相融,應突出愉快地工作與發(fā)現(xiàn)生活的快樂。②對學生個體的尊重必須是相互的,教育者必須注意學生心理需要和能力的發(fā)展。而在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如何將含有文明、智慧、美、高尚、通情達理等美德的文化因子通過多元整合,實現(xiàn)繼承、整理、傳播、創(chuàng)造,從而達到順應自然,遵循客觀規(guī)律,在涵養(yǎng)化育中無為自化,自主建構生成,這是對“涵養(yǎng)化育”教育思想的理論深化,也體現(xiàn)了一種文化的自覺。

2.實踐價值:職業(yè)教育的過程就是把現(xiàn)有的文化不斷轉化為學習者所需掌握或領會的知識、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規(guī)范的過程。研究“涵養(yǎng)化育理念下的校園文化建設”是中職學校的職責和使命:中等職業(yè)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精神搖籃,借助情感的熏陶、行為的內化實現(xiàn)其教育功能、社會功能、情感功能;研究“涵養(yǎng)化育理念下的和文化建設”是培育學校特色的重要途徑:校園文化是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經(jīng)過自身努力、外部影響、歷史積淀而逐步形成的獨特的東西,它主要體現(xiàn)于學校所擁有的理念、制度、管理、行為、校風、教風、學風等深厚底蘊之中,是一種教育氛圍和綜合力量。這種能夠為學校和個人提供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動力和支持力就是學校的文化力,就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三)核心概念界定

本課題研究的是基于涵養(yǎng)化育理念的中等職業(yè)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因此,需要對“涵養(yǎng)化育”、“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和文化”以及“實踐研究”進行界定。

涵養(yǎng):“涵”的本義是說自然界里豐饒的水滋養(yǎng)萬物生長發(fā)育,哪里有水滋養(yǎng),哪里就有鮮活的生命?!昂B(yǎng)”指教育要像豐饒的水滋養(yǎng)萬物那樣對人實施教化、養(yǎng)育,從而使受教育者能在潛移默化中健康成長。

化育:《說文解字》釋云,“化,教行也?!薄敖绦小本褪恰敖袒钡囊馑?,“化育”是指教育者以超然的心境,博大寬宏的胸襟,悄然無聲的教育技藝“涵化”學生,使學生自主成長達到“于無聲處聽驚雷”的境界。

涵養(yǎng)化育:指我們的教育要像春風涵煦、春雨涵浴、溪流涵潺、清泉涵潤一樣,追求教育手段的無痕,以自然的本色喚醒教育的自覺,以生活的真情潤澤生活的真知,以心靈的高尚滋養(yǎng)心靈的純真。

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在我國,中等職業(yè)學校主要是指中等專業(yè)學校、職業(yè)高中學校、技工學校等各種實施中等職業(yè)教育的辦學類型,培養(yǎng)的是直接從事生產(chǎn)、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應用型、技術型、實用型人才。校園文化是校園中具有學生特點的精神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或是學校在教育管理及整個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圍和文化傳統(tǒng)。中職學校校園文化是指依循人才培養(yǎng)方向、專業(yè)定位、生源層次等方面的特殊性,始終圍繞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合乎企業(yè)或行業(yè)發(fā)展的要求,切合學生培養(yǎng)的思想觀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營造適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職業(yè)習慣、職業(yè)道德及職業(yè)價值觀的精神環(huán)境和良好氛圍。

“和”文化 :“和”文化的來源,最淺層次是取自“和橋鎮(zhèn)”和“和橋中?!边@一地名、校名的首字;再深入一層,是切合了和橋鎮(zhèn)關于“和橋”這一地名的歷史傳說及人文內涵(即民俗的淳樸,民風的和諧);更進一層,是融合了中國在現(xiàn)偉大復興的歷史階段的時代特征(即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最關鍵的一層,是貼合我校多年來辦學追求辦學目標的體現(xiàn)(即建設“和而不同、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建設“和潤化育、臻善至美”的育人環(huán)境;建設“和諧創(chuàng)新、特色鮮明”的專業(yè)品牌;培養(yǎng)“和悅成長、德技兼修”的優(yōu)質人才。)——如果說最淺層次的“和”只是一個稱呼上的標志,那么三個更深層次的地域文化的切合、時代精神的融合、辦學愿景的貼合,賦予了我?!昂汀蔽幕S富的內涵。

我?!昂汀蔽幕瘍群男1窘庾x四個關鍵詞即:“和諧、和悅、和美、和潤”。具體來說就是——一切“以人的發(fā)展為本”,人本化培育,構建和諧的教師文化、課堂文化、專業(yè)文化;人文化關懷,構建和悅的班級文化、社團文化、職業(yè)文化;人性化服務,構建和美的環(huán)境文化、服務文化、網(wǎng)絡文化??傮w來說,就是教育“把自己的教育意圖隱蔽起來”,要“涵而化之”。通過構建校園文化體系,滋養(yǎng)學生生命的成長,達到“春風化雨,和潤無聲”的境界。

實踐研究:就是在“涵養(yǎng)化育”理念引導下,自覺地對“和”文化建設的理念、思路、方法、過程、實效等方面開展過程性行動研究。

綜上所述,涵養(yǎng)化育理念下的中職學?!昂汀蔽幕ㄔO的實踐研究就是在涵養(yǎng)化育理念的引導下,塑造融合了專業(yè)文化、技術文化、企業(yè)文化、校本特色的“和”文化體系,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陶冶人、凝聚人、引導人、表現(xiàn)人的功能,促使形成學生成長、成人、成才的精神環(huán)境和良好氛圍。

(四)研究目標

1.制定基于“涵養(yǎng)化育”理論下的以“和”文化____校園文化建設整體推進方略。

2.通過本課題研究,使學校物質、制度、精神、行為文化中蘊含的“和美、和諧、和潤、和悅”的“和”文化內涵,進一步拓展深化。

(五)研究內容

1.“涵養(yǎng)化育”理論指導下的“和”文化內涵的深化

2.以“和”文化____校園文化建設的推進情況

3.研究如何進一步把“和”文化與學校物質文化建設融合

4.研究如何進一步把“和”文化和學校制度文化建設融合

5.研究如何進一步把“和”文化和學校精神文化建設融合

6.研究如何進一步把“和”文化和學校行為文化建設融合

(六)研究方法

1.借鑒法。通過參觀、考察、學習其他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所取得的成果,結合本校實際,加以消化、吸納、整合,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2.文獻研究法。通過網(wǎng)絡、書籍等途徑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豐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3.經(jīng)驗總結法。主要通過座談訪談、抽樣檢測分析等方法獲得所需數(shù)據(jù)和相關內容,結合實踐情況撰寫經(jīng)驗總結。

4.行動研究法。圍繞具體環(huán)境下的具體問題展開研究,驗證設想,豐富實踐。

5.調查研究法:通過調查,掌握存在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了解實施效果。

6.案例研究法:在研究過程中選取具有典型性的學生、班級、專業(yè)進行案例研究,為我們提供實例參考樣本。

(七)組織分工

姓 名 性別 年齡 職稱 專長 分工

姚小新 男 45 中學高級 教學管理 全面負責

王玉銀 女 36 高級講師 理論研究 全面指導

姜燕篪 男 41 高級講師 理論研究 理論指導

陳 菊 女 32 講師 理論研究 操作研究

胡宏勛 男 33 講師 專業(yè)實踐 專業(yè)指導

談國忠 男 32 講師 實踐指導 操作研究

胡宏飛 男 33 講師 理論研究 實踐研究

(八)研究進度

1.準備階段:20__年1月——20__年2月。成立課題組。課題整體醞釀、論證、設計研究方案。

2.實施階段:20__年3月——20__年12月。制訂目標,組織實施,展開研究和實驗,完成中期評估。

3.修正和深化階段:20__年1月--20__年5月。調查反饋,及時修正,深化認識,把研究和實踐更有效、緊密結合。

4.總結階段:20__年6月——10月??偨Y歸納、形成研究報告,完成結題。

(九)經(jīng)費分配

本課題由我校給予經(jīng)費保障。

經(jīng)費預算總額:8000元,由學校教科研經(jīng)費提供。

經(jīng)費預算明細:調研經(jīng)費2000元,項目交流與會議經(jīng)費2600元,學習材料費2000元,培訓講座經(jīng)費1000元,印刷課題結題材料400元。

(十)預期成果

1.現(xiàn)場展示

包括校內宣傳櫥窗、主干道、樓梯、走廊、大廳、廣場等位置的文化氛圍渲染,班級文化布置,專業(yè)實訓工場文化布置,各辦公室和宿舍的環(huán)境文化布置,學生社團現(xiàn)場活動展示等。

2.和橋中專ci視覺識別系統(tǒng)

包括學校標志設計、信封信箋設計、手提袋設計、紙杯設計、證件牌設計、賀卡設計、宣傳冊設計等。

3.調查報告

包括研究前學校校園文化方面的調查報告,研究過程中的調查報告以及檢驗研究成果的調查報告等。

4.總結報告

主要指中期報告和結題報告。

5.研究心得

主要指通過本課題研究產(chǎn)生的研究論文等,課題組成員將每人至少完成高質量的研究心得進行公開發(fā)表或賽事參評。

篇六 關于教育學論文的開題報告樣本推薦3650字

目 錄

一、選題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論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二)本文研究框架

五、寫作提綱

六、本文研究進展

七、目前已經(jīng)閱讀的文獻

一、選題背景

踏足《愛彌兒》研究之路絕非一個簡單隨意的沙灘拾貝,因為后者始終沒有擺脫興之所至的盲目性。但這并不是說沙灘拾貝毫無可取之處,若說真正的思想面臨的是無路可走的荒原,那么沙灘拾貝未嘗不是莫大的驚喜。不過,這同時意味著,只有當這驚喜作為沿途之風景而歸屬于更加宏闊的道路時,也即,只有當貝殼不僅僅是作為美麗的貝殼而更是作為透露出海洋信息的海之貝時,這驚喜才能超越自身而成為思想的。思想是道路的奮力延伸,一切不過是作為腳下的路而將被裹挾于身后的。對《愛彌兒》的到達,同樣是惟一之思想在探索之道路上暫作回望的滯留之處。

首先,生活乃是一切問題的源出和歸宿,對《愛彌兒》的朝向也正是根源于此。我們當下引以為傲的生活被普遍定義為現(xiàn)代生活:“在許多現(xiàn)代社會中都存在著一種普遍的傾向,要將一種優(yōu)越意識與現(xiàn)代性意識聯(lián)系起來”。現(xiàn)代人認為歷史總是在進步的,但這一源自啟蒙運動的對進步的樂觀精神在 19 世紀末開始變得灰暗:“在法國之后的時期,現(xiàn)代社會被描繪成破壞性的和異化的”。奉行理性和技術的現(xiàn)代性,在“耗盡了文化的意義”(韋伯)之后在根本上造成了現(xiàn)代人的“無家可歸的狀態(tài)”(海德格爾)。所以,作為生存于現(xiàn)代性中的我們不得不回溯現(xiàn)代性的源頭以便重新檢審我們生活的根基。在此一回首中,盧梭以一種突出的樣式展示在我們面前:“現(xiàn)代性的第一次危機出現(xiàn)在讓-雅克·盧梭的思想中”[3]。危機,乃是常態(tài)與危險因素的碰撞,這就意味著在危機之處,我們不僅能夠目睹現(xiàn)代性的根本樣態(tài),亦能反思現(xiàn)代性的根本問題,細究之下,盧梭以一種拒斥而又推進的形象矗立在現(xiàn)代性的道路上。

其次,在盧梭看來,“在人類所有的各種知識中,對我們最有用但是是我們掌握得最少的,是關于人的知識”[4]。盧梭在他的第二論文里以醒目的方式展示著他對古代和現(xiàn)代生活的雙重批判,在此,盧梭從根本上把握了現(xiàn)代性的特征所在:正是關于人的認識的變革導致現(xiàn)代性的誕生。這也正相契合“主體性”作為“現(xiàn)代性的基本概念”[5]所標示出的深層內涵。但是,盧梭關于人的知識的探究并不僅限于“人是誰”這樣的科學式的疑問,他更為關心的,乃是“人應當是誰”這樣的深具人文關懷的問題。而這就意味著,《論不平等》作為人類之進程的歷史展示僅是“一個可資參考的資料”,更為重要的,乃是在此一資料之上對人類生活的重建:“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和科學,傾向于破壞的成分多,傾向于建設的成分少”。言外之意,《愛彌兒》才是那最終的目的。所以,《愛彌兒》才是盧梭思想的根本展示。最后,盧梭在教育中呈現(xiàn)自己的根本思想意味著他對教育的獨特觀念:教育乃是“一切有益人類的事業(yè)中,首要的一件”[3]。教育關切的是人之為人,也即以人為目的的事業(yè),而這也正是現(xiàn)代社會的根本謬誤:將人作為工具:“某一專業(yè)的一個精英學者很像工廠里這樣一個工人,他終其一生無非是做一個特定的螺絲釘或者手柄,隸屬于一種特定的工具或一臺機器”[4]。教育所展示的這樣一種對人的工具化的理解鑄就了當今現(xiàn)代的技術化的生活,一切都在異化為可以算計的物。正是遠眺到了這一點,盧梭才將文明社會的拯救寄希望于教育。這是一種遠不同于古代和現(xiàn)代的思想,蓋因為他為教育賦予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是教育,而不是政治或者科學,才是人類現(xiàn)代生活的救贖所在,這正是盧梭對問題重重的現(xiàn)代性的救治方案。所以,沿著對現(xiàn)代生活之追溯的指引,我們不得不將目光聚焦于聳立在現(xiàn)代性轉折之處的盧梭上。而盧梭的思想或明或暗地被全部容納在盧梭的教育論著《愛彌兒》里。《愛彌兒》不但揭示了現(xiàn)代生活的由來和問題所在,更重要的,它亦以一種值得深思的方式展示著人類生活應有的朝向。這也就是必得研究《愛彌兒》的根本原因。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本文的研究目的有兩個,也即,在通達盧梭根本思想的道路上:1、呈現(xiàn)作為教育著作的《愛彌兒》在盧梭著作(思想)中的集大成的位置;2、深究盧梭的教育哲學思想與現(xiàn)代性的關聯(lián),梳理出盧梭不同于其他現(xiàn)代性思想家的現(xiàn)代性方案,展示盧梭作為“現(xiàn)代性思想家”而不是“反現(xiàn)代性思想家”的根本地位。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論

一般地,對于西方思想家,其生平與思想并沒有太大的關聯(lián)。這當然不是以愚蠢的形式否定思想家的思想是在“生平”中得以孕育和展現(xiàn)的,而是說,在“知”、“行”分離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從生平中窺見思想家的真實思想,所以,對生平的研究實在不是件緊要的事。但是,盧梭是極其特殊的一位:“盧梭的作品與其人格個性的聯(lián)系實在太緊密了”。原因一方面在于盧梭童年的經(jīng)歷塑造了他的一生奉行的思想,另一方面,他將此番“塑造”明確地彰顯在《懺悔錄》里。對盧梭生平的最好的介紹當然是他的自傳——《懺悔錄》,但是,很難有人能夠跳出自身來評判自己,這對滿是激情和堅定信仰的盧梭而言更是如此,所以我們需要來自他者的重新梳理和審視。薩利·肖爾茨[3]、雷蒙·特魯松[4]之類的著者顯然意圖做這樣的工作,但是,此類傳記大部分停留在對《懺悔錄》的簡要重述上,并未對其做更深入的反思和解讀。不過,對此,近來有兩個研究趨勢頗為值得關注。一是布蘭查德的《盧梭與反叛精神——一項心理學研究》。觀其書名,能夠很清晰地看到著者的意圖:“本書最好被描述為對盧梭和他的政治理論的心理分析”[5]。這樣一種研究傾向顯然建立在現(xiàn)代心理學的興起之上,換言之,這是一種現(xiàn)代人的口味。無人能夠否認心理學的價值,但是,心理學意圖通過科學的確定性來客觀地把握人腦的活動——思想,這實在遠遠超出了它的能力范圍,所以,當它最終得出“盧梭建構理想的政治體系時他所陷入的兩難境地的解決方法:個人偏見,個人口味,凌駕于公共利益之上的渴望,對于理智運行的感情損害”[6]這一結論時,一種更為廣闊的對思想的思想被“心理活動”所遺忘了。盧梭的生平乃是作為“思想”生平而不是一種童年心理創(chuàng)傷的成年反映。另一研究傾向乃是與政治哲學的現(xiàn)代復興相伴而生:《盧梭的榜樣人生——作為政治哲學的<懺悔錄>;》。凱利看到了“盧梭修改了一些重大事件,以某種有意義的順序加以記載,精心描繪,以揭示這些事件的一般含義”,但是,他將盧梭對其生平的展示解讀為“盧梭意圖樹立一個新的榜樣人生,可以保存文明的幸福而無傷政治利益”,這實在有著過度解釋之嫌。因為在《懺悔錄》里,盧梭宣稱這是“一副完全依照本來面目和全部事實描繪出來的人像”[3],這就是說,盧梭是在陳述自己的生平,他的榜樣或者理想人格,不在于他自身,而在于《愛彌兒》。盧梭對“重大事件”的揭示,在童年時是為了肅清他的思想的來源,在中老年時,則是為了清白名譽的申辯。綜上看來,盧梭的生平并未得到應有的如實的對待。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1、首先,呈現(xiàn)盧梭思想、性情的淵源,也即,通過解讀《懺悔錄》來梳理《愛彌兒》中所表達的思想的最初源頭;

2、其次,《懺悔錄》里所展示的時代乃是以科學與藝術為典型表征的時代。通過解讀盧梭的第論文[3]展示出與《愛彌兒》中的教育相對立的盧梭時代的教化,指明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所導致的最大惡果:不平等;

3、再者,追溯不平等的來源,即,通過解讀盧梭的第論文[4],一方面鋪展開人類生活的歷史變遷,解釋不平等產(chǎn)生的根源;另一方面,不僅呈現(xiàn)出《愛彌兒》奉行的自然教育的根本依據(jù),而且在厘清人類由自然狀態(tài)向社會狀態(tài)之轉變時,亦顯白地言說出文明——教化社會的誕生;

4、接著,《論不平等》里顯現(xiàn)出的僅是自然教育的部分依據(jù),另一部分依據(jù)根植于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所以,在表面上,能夠清晰地覺察出《愛彌兒》和《社會契約論》里的教育思想的矛盾。通過對諸多矛盾的深層消解,指明盧梭思想的根本統(tǒng)一之處:《愛彌兒》;

5、緊接著,通過道路的追溯,在此就達到了本論文的一個終點:《愛彌兒》在盧梭思想中的大成位置。不過,對于這一教化——改善方案,盧梭本人已有清醒的認識:它在文明社會中可能的凄涼遭遇。這認識真切地反映在《愛彌兒》的結尾和《一個孤獨的漫步者的夢》里;

6、最后,需要解讀的是,《愛彌兒》的現(xiàn)代地位折射出的乃是現(xiàn)代性的朝向和精神。盧梭呈現(xiàn)在這條道路上的思想,雖然是以對現(xiàn)代性的清醒批判起始的,但是,無論是在誤解還是正解的情況下,盧梭都急劇地推進了現(xiàn)代社會的進程,根本原因在于,在“現(xiàn)代性”乃是對人之存在的前無古人的關注之意義上,盧梭本質上就是一個現(xiàn)代性思想家。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簡單表示為:

五、寫作提綱

摘要 6-9

篇七 教育開題報告3150字

題 目:新課程背景下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改革研究

一、選題依據(jù)及意義

教育實習是高師院校教師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促進學生教師職業(yè)意識形成、角色轉換和職業(yè)定位的重要過程。為基礎教育培養(yǎng)高質量師資,是高師院校生存和發(fā)展的立足點和生長點。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給高師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也對教育實習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高師院校教師教育課程幾十年來變化不大,教育實習的時間偏短,教學內容與基礎教育脫節(jié),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高師院校培養(yǎng)的準教師不能完全適應基礎教育新課改的需要。為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加大教育實習的改革力度,更新教育觀念,優(yōu)化教師教育課程結構,改革教師教育培養(yǎng)模式,加強高師院校與基礎教育的合作與聯(lián)系,建立以實習生為主體的自主、立體、開放的“過程性”教育實習模式,是提高從師任教能力,彰顯高師院校教師教育特色的迫切需要。

二、研究目標與主要內容

1.研究目標:

由于高師院校培養(yǎng)的是面向基礎教育的未來教師,而教育實習又是培養(yǎng)學生從師任教基本能力,陶冶學生高尚師德情操的重要途徑。隨著新世紀國內外教育形勢的發(fā)展,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新課程改革的蓬勃開展,基礎教育對高師院校教師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對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現(xiàn)狀、改革的目標、結構、內容、教學方式、評價體系等的深入研究,更新舊的教育實習觀念,改革舊的教育實習管理運行模式,在借鑒當前區(qū)內外實習研究與實踐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起適應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和新型教師培養(yǎng)需要的實習新模式,切實提高師范生從師任教的能力,為我區(qū)教師教育改革與發(fā)展以及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提供一種有益的借鑒。

2.主要內容

①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程實施的基本情況;②新課程對高師院校的教育實習提出的新挑戰(zhàn);③區(qū)內外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模式比較研究;④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⑤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改革的對策研究;⑥新課改背景下高師院校教育實習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一)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搜集整理相關研究資料,為研究做準備;

2.調查研究法:通過訪談、問卷、統(tǒng)計分析等,把握新課改和高師院校教育實習的現(xiàn)狀、存在問題和解決辦法。

3.比較分析法:比較國內外、區(qū)內外不同地區(qū)之間教育實習的差別,從中找出改進的對策。在課題研究過程還將廣泛征集其它高師院校的做法,努力使課題更加完善,更有現(xiàn)實意義。

(二)研究手段

以傳統(tǒng)文獻檢索手段為主,輔以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等手段,開展資料收集、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整理等工作。

四、文獻綜述

新世紀以來,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被日益重視,教育部2001年下發(fā)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實踐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與實踐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周濟部長在2005年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也指出:“高等學校要強化實踐育人的意識,切實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合理制定實踐教學方案,完善實踐教學體系。以培養(yǎng)學生的就業(y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業(yè)能力為重點,突出實踐教學,切實轉變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機制?!笨梢姡瑢嵺`教學改革已經(jīng)成為關乎學校發(fā)展前途的重大問題,如何能夠在有限時間內建立完善又切實可行的適應高師教育特點的實踐教學體系,也成為當今高師院校必須解決的基本問題之一。為此,廣大理論工作者,教育管理者以及廣大教師,對教育實習模式進行了理論與實踐層面的探索,形成了一批成果:

陳大超、陳瑤提出的“主體性教育實習模式”認為,主體性教育實習模式,就是以主體性教育理論為指導,將實習生主體性的生成作為目標指向,把教育實踐課程統(tǒng)合起來,構建出循序漸進的教育實習運行程序:由學生角色向教師角色的調適過渡階段――教育見習;初步形成教師職業(yè)能力的階段――模擬教育實習;全方位地獨立承擔起教師工作的集中實習階段――頂崗集中實習。

黃兆信的“全程教育實習模式”則指出,全程教育實習是在大教育實習觀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師范院校學生進行的全方位、全過程教育實習。他認為,教育實習不只是傳統(tǒng)意義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更是一個教學過程,而且,與其它理論課的一門一門結業(yè)不同,它是師范生整個在校期間(包括寒暑假)都要不間斷地進行的最為完善的教學過程,是包括教學技能訓練、教育見習、教材教法研究、模擬教學和教學實踐等內容在內,并由此形成的.大教育實習觀指導下建立起來的全程教育實習模式,其最大特征就是全程。

羅平的“三段式教育實習模式”對傳統(tǒng)集中在大學四年級的教育實習進行改革,構建“體驗--調研--實踐”的三段式教育實習新模式。羅平也認為,高師教育實習不是一個孤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而是整個高師教育系統(tǒng)的有機組成部分,應貫穿與高師生整個學習課程的始終。新的實習模式改變原有實習模式實習時間短、教育理論學習與教育實踐相脫節(jié)的缺陷,將實習工作從時間和空間上進行延拓,從大學二年級到大學四年級三年不斷線,力求達到“細水長流、從量變到質變飛躍”的效果。第一階段在大學二年級第一學期安排一周的體驗性見習。第二階段在大學三年級第二學期安排一周的研究性見習。內容包括觀摩課堂教學、試講、評課、教學方法調研和交流、教育理論調研和交流等。第三階段在大學四年級第一學期進行,安排一個月的教育實習。

此外,劉子榮、李靖云提出了“一體化實習模式”,王玉蘭、左繼亮提出了“全程基地式教育實習模式”等等。

以上各種提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師院校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發(fā)展趨勢,充分認識到學生作為教育實習的實踐者的主體作用,強調了教育實習的主體性;認識到了教育實習不只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更是一個教學過程階段性,強調了教育實習的階段性;認識到了師范生從師技能的培養(yǎng)是一個統(tǒng)一體,是長期訓練的結果,強調了教育實習的全程性。 這些都有其合理的成份,從一個角度或層面來說,是符合當前我國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改革發(fā)展的要求的。但以上研究也忽略了教師在實習過程中的重要指導作用,忽略了時代內容對實習形式的影響。如何在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立足于基礎教育新課改的時代背景,探索建立立體、開放的,師范院校、實習生、基地導師三方參與,以師范院校、實習生、實習基地為三維主體,以實習基地建設為基礎,導師制為支撐,全程分階段為主要特征的實習模式,就顯得尤其重要。

五、工作進度安排

(一)準備階段

1.20__年__月_日至20__年__月_日,查閱收集文獻資料,確定論題,準備開題報告。

2.20__年__月_日至20__年__月_日,進一步修正研究研究目標、內容和方法,完成開題報告。

3.20__年__月_日至20__年__月_日,進一步查閱文獻,在實習基地和網(wǎng)上開展問卷調查,收集資料,為論文寫作做準備。

(二)寫作階段

1.20__年_月_日至_月_日,整理文獻資料和數(shù)據(jù)。

2.20__年_月_日至_月_日,撰寫論文初稿。

3.20__年_月_日至_月_日,提交論文初稿,并根據(jù)指導教師意見修改論文初稿和二、三稿。

4.20__年_月_日至_月_日,論文定稿、打印、送審,準備論文答辯。

(三)答辯階段

論文答辯的具體時間由學院確定。

六、參考文獻

1.朱玉票 劉賓.新課程視野里的教育實習:理念與模式的嬗新[j].巢湖學院學報,2006,(6)

2.《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國發(fā)[2001]21號)

3.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培訓問題研究課題組。新課程與學生發(fā)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靳玉樂.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創(chuàng)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7-36

5.李丹妍.高等師范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想[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6)

6.喬暉.新課程下師范生技能培訓模式的建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1)

7.江家發(fā).新課程背景下的高師院校教師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8.任忠英 肖自明.高等師范院校如何引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j].教師教育,2005,(19)

9. 陳靜安.五國教育實習模式比較研究[j] .課程?教材?教法,2004(5)

10.張玉平. 淺談研究型大學的本科實踐教學體系[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3)

篇八 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論文開題報告2950字

一、研究課題

鄂爾多斯地區(qū)幼兒教師心理資本現(xiàn)狀調查及干預研究

二、研究內容概述

心理資本是在積極心理學的基礎上,結合組織管理學以發(fā)展個體的“積極心理力量”為核心而提出來的。本研究以鄂爾多斯地區(qū)幼兒教師為研究對象,對其心理資本現(xiàn)狀進行調查研究,并分析其產(chǎn)生的原因,同時結合心理資本各要素的建設,探討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種資源對幼兒教師進行心理資本的干預并取得預期效果,從而說明心理資本是可以通過干預而得以改變提升的。

本研究采用《心理資本問卷》(pcq)作為測評工具,運用問卷調查法,對鄂爾多斯地區(qū)的 180 名幼兒教師進行調查。研究顯示,該地區(qū)幼兒教師的心理資本和組成心理資本的四個要素(自我效能、樂觀、希望、韌性)在城鄉(xiāng)、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聘用和正式分配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具體結果如下:

(1)聘用教師和正式教師之間心理資本存在顯著差異,正式教師的心理資本要高于聘用教師。此外,心理資本的四個子維度也都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聘用教師的四個維度普遍低于正式職工。

(2)獨生子女教師與非獨生子女教師在心理資本上有顯著差異,在四個子維度中,在自我效能和希望維度上獨生子女教師與非獨生子女教師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而在樂觀、韌性這兩個維度上則存在顯著性差異。

(3)城鎮(zhèn)幼兒教師的心理資本和鄉(xiāng)村幼兒教師相比沒有顯著差異,其四個子維度中只有自我效能城鎮(zhèn)幼兒教師明顯高于鄉(xiāng)村教師,其他三個維度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在這些研究結果的基礎上,從 luthans 的心理資本干預模型入手,本文提出了心理資本建設的干預方式,多角度多渠道對幼兒教師的自我效能、樂觀、希望、韌性進行開發(fā)建設,提高幼兒教師的心理資本,并對幼兒教師心理資本的干預研究進行了對比,通過前后測數(shù)據(jù)分析,證明心理資本及其組成要素均可以通過干預得到改善提高。此外通過研究期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會對幼兒教師心理資本建設的關注度,既解決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亞健康問題,促進個人發(fā)展,也可以聚沙成塔,為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提供幫助。

三、問題的提出

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陷入了心靈的困局,越是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區(qū),這種現(xiàn)象越為突出。為了生活無暇它顧的時代漸漸遠去,內心的精神需求被提上了日程,而一直以來被忽視的精神文明建設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但已成模式的生活常規(guī)卻將忽于建設的內心世界禁錮起來,彷徨、失意、挫折感等消極情緒紛紛爆發(fā),于是如何營造積極、健康、陽光的心態(tài)應對面臨的困境和壓力就被提上了日程。雖然借助于心理醫(yī)生,很多人的內心有所調整,但治標不能治本,其真正依靠挖掘自我而進行的修復仍處于睡眠狀態(tài),如何才能達到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呢?近些年源于積極心理學融合組織管理學的心理資本的提出,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打開了一扇新窗口。心理資本是個體在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中展現(xiàn)出來的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開發(fā)和建設好心理資本可以從根本上挖掘人的各項潛在優(yōu)勢并可以將其培養(yǎng)成為個體的優(yōu)秀品質,使個體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只要遇到問題和困難,都能以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去解決,去面對。我們不再消極被動的應戰(zhàn),而是開始積極主動的進行備戰(zhàn)。未來社會是人才的社會,說到底看重的是人才的潛能,而心理資本是潛能的根源。如果能從幼兒教育開始就逐漸滲入心理資本的建設,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必定會有更為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學前教育作為人終生教育的起點、學校教育的奠基,是人一生中好習慣好品質萌芽發(fā)展的關鍵期,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會直接影響孩子各方面的發(fā)展,所以對幼兒教師的心理資本進行調查,在此基礎上對幼兒教師的心理資本進行有效的開發(fā)建設,不但會對教師有積極的影響促進其成長,而且也會對幼兒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進而對社會未來的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

四、研究的意義

當前,由美國心理學會前主席 seligam(塞利格曼)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發(fā)起的積極心理學研究已經(jīng)成為心理學發(fā)展的新動力和新方向。人們對心理健康的研究不再只是局限于心理問題、心理疾病的解決、治療,而是開始轉向積極心理的引導和培育,使心理問題沒有發(fā)展的溫床,這不但有利于健康心理的發(fā)展,而且也使很多問題在萌芽狀態(tài)中被解決,事半功倍。根據(jù)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說,當人們在生理、安全上的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提出對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需求。這種需求使人們多數(shù)處于“被尊重”和“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高需求層次上,因而心理會變得比較敏感,容易產(chǎn)生顧慮、抵觸等負面情緒,那么培養(yǎng)自信、樂觀、希望和韌性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源于積極心理學和積極組織行為學提出的心理資本建設,為全面提升個體的心理健康提供了很好的發(fā)展和建設方向。心理資本是將心理學和管理學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拓展人才發(fā)展的范疇,使個體可以更健康更陽光更有品質的生活。心理資本的研究主要是探索幫助人提升心理素質的方法,加強心理輔導的針對性和實戰(zhàn)性,引導培養(yǎng)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人內在的可開發(fā)的潛能,使其形成更加完善的心理健康氛圍,避免或減少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的產(chǎn)生。因此心理資本的建設,不但可以挖掘人的潛能良好地品質,促進個人健康發(fā)展,同時也會促進自己所在的組織和社會良性發(fā)展。但目前國內外對心理資本的開發(fā)、干預大多關注的是企業(yè)的員工,關注提升他們的心理資本會給企業(yè)帶來的巨大利潤,對其他社會個體心理資本的研究、開發(fā)建設較少,而已有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大學生,覆蓋面較窄。本研究針對幼兒教師的心理資本現(xiàn)狀及其干預進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心理資本的研究范圍,使其理論研究更為寬泛,為更多社會個體的改變帶來契機,為其理論的實際應用推廣起到促進作用。

五、調查方法

樣本選取方式為隨機取樣,取樣以幼兒園為單位隨機取樣。樣本的總數(shù)為 210人。發(fā)放問卷 210 份,問卷回收 193 份,回收率為 91.9%,其中無效的問卷為 13 份,有效問卷有 180 份,有效率為 85.7%。

六、研究展望

未來研究可以更加全面的考慮取樣范圍和途徑,同時也可以更深入全面的考慮心理資本的比較指標和可能性影響因素,提高研究的科學性、實用性和適用性。在進行調查時,增加觀察法或者面談法提綱設計的合理性,在理論數(shù)據(jù)支持的基礎上對感性因素也能更好的加以分析,以增加心理資本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學性。數(shù)據(jù)的分析也要盡可能全面,尤其是心理資本的比較指標的選取,可以更為嚴謹,對影響心理資本的因素考慮也可以更加全面,使研究成果能夠真正促進鄂爾多斯地區(qū)幼兒教師的心理資本發(fā)展,為鄂爾多斯地區(qū)學前教育的發(fā)展為和諧社會的創(chuàng)建提供切實的幫助。

七、論文提綱

引 言

第 1 章 文獻綜述

1.1 心理資本的相關概念界定

1.2 心理資本的組成要素

1.3 國內外研究概況和發(fā)展趨勢

第 2 章 問題的提出

2.1 研究意義

2.2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第 3 章 幼兒教師心理資本的現(xiàn)狀調查設計

3.1 調查目的

3.2 調查方法

第 4 章 幼兒教師心理資本的調查結果

4.1 幼兒教師心理資本的差異檢驗

4.2 訪談內容及結果

第 5 章 分析與討論

5.1 幼兒教師心理資本調查結果分析

5.2 訪談結果分析

第 6 章 幼兒教師心理資本的干預研究

6.1 自我效能的干預

6.2 樂觀的干預

6.3 希望的干預

6.4 韌性的干預

第 7 章 幼兒教師心理資本干預比較

7.1 幼兒教師心理資本干預調查設計

7.2 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的選取

7.3 干預活動的實施步驟與內容

7.4 干預研究結果分析

第 8 章 研究結論及研究展望

8.1 研究價值

8.2 不足之處

8.3 研究展望

參 考 文 獻

致 謝

篇九 學前教育碩士開題報告2600字

題目:

3—6 歲幼兒繪本閱讀的偏好研究

研究的緣起

1。繪本作為兒童讀物的流行趨勢

繪本,是現(xiàn)今社會非常流行的一種幼兒讀物,是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幼兒圖書。繪本中的圖畫很精美,故事的情節(jié)也很生動,繪本中的那些直觀形象的畫面對幼兒的視覺上造成了一定的刺激,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繪本中的天真、簡潔的文字風格使得幼兒理解起來更加的容易,繪本以上的這些特點都很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因此,幼兒能提起更高的興趣去閱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繪本中的樂趣,繪本閱讀對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想象力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同時生動豐富的圖畫也使得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擁有更大的愉悅感,使他們感受到繪本當中藝術美的熏陶。

2。繪本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繪本對于幼兒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作用,3 歲—4 歲是幼兒語音發(fā)展的飛躍階段,在此階段幼兒基本上可以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語言,因此從這個時期開始的語音的鍛煉是很關鍵的。幼兒閱讀繪本對其語音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不僅在語言方面,繪本對于 3—6歲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審美、情緒、情感的培養(yǎng)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3。幼兒繪本閱讀過程中對繪本的更為細致的選擇問題亟待解決

繪本是一個擁有很多學科交叉的閱讀材料,并且也越來越成為國內的學者研究的焦點,近年來關于繪本的研究論文越來越多,我們關注的有關繪本的內容也越來越廣。繪本閱讀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是幼兒在繪本閱讀中不同的年齡段是有不同的選擇的,他們也有自己對繪本閱讀的偏好,研究幼兒在不同年齡段的'對繪本閱讀的偏好的不同可以更好的使我們對幼兒的繪本閱讀進行指導,以及選擇適合他們自身發(fā)展的繪本。但通過查閱各類文獻資料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沒有的,經(jīng)過資料的查閱發(fā)現(xiàn)到目前為止沒有研究者的對 3—6歲兒童的對于繪本的閱讀偏好進行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的相關文獻。大部分的專家學者只是停留于表面,有的只是針對一類繪本對幼兒的選擇偏好進行了研究,有的只是在繪本的形式的選擇上進行了一些調查,有的只是淺顯的談及了自己的觀察幼兒閱讀所得出的一些經(jīng)驗總結。在這些研究中并沒有綜合的從幼兒的年齡、性別上做出更細致、更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所以在這我希望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觀察與分析來進行關于 3—6 歲幼兒閱讀偏好的研究,做出更為清晰、深層次的成果。為幼兒的早期閱讀提供更加具體有效的指導。

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

本研究的對象是 3—6 歲的幼兒,3—6 歲幼兒是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研究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的偏好研究對幼兒的早期閱讀有較為重要的意義。我們通過研究會發(fā)現(xiàn)幼兒在閱讀中的對不同類型的繪本的不同選擇以及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幼兒對各個類別的繪本的不同選擇。通過研究在我們可以再理論上更加了解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的閱讀規(guī)律與偏好,獲得關于幼兒繪本閱讀偏好的一個相關的理論知識。通過本研究可以豐富我國的關于幼兒繪本閱讀偏好的相關研究。通過探索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幼兒的閱讀偏好研究使得關于幼兒繪本閱讀偏好的研究更系統(tǒng)、更具體,豐富幼兒早期閱讀的研究。

2。實踐意義

通過本研究可以使我們了解 3—6 歲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的偏好。我們可以得出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幼兒對于不同類型繪本的選擇,在幼兒園實踐的基礎上進行本研究,并在幼兒真實的繪本閱讀的環(huán)境中進行觀察與分析,也會在各個年齡班進行繪本的講解活動觀察幼兒在繪本閱讀過程中的關注點。并且會分析相關的案例了解更多、更真實的關于幼兒繪本閱讀的偏好。很多幼兒園的繪本閱讀都有著一定的問題,幼兒園對于繪本的投放以及不同年齡班適合閱讀的繪本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并不能做出最正確的及判斷給幼兒提供最好、最適合的繪本。本文的這些研究對幼兒早期閱讀指導有很大的幫助,也為幼兒園的教師和幼兒家長提供了關于幼兒繪本閱讀方面的指導。此研究幫助他們選擇適合幼兒的繪本,也能了解各年齡段、不同性別幼兒對繪本閱讀的喜好,尊重他們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給與適當?shù)闹笇А6以诖搜芯康幕A上也能優(yōu)化幼兒園的繪本的資源,使得幼兒園的繪本得到更好的利用。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可以使幼兒獲得更好的、更長遠的發(fā)展。

文獻綜述

1。繪本閱讀對幼兒發(fā)展的影響研究

幼兒閱讀繪本幼兒的成長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3—6 歲的幼兒處在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而且繪本閱讀也會發(fā)展幼兒的情感、想象力、觀察力和認知能力等,這一時期的幼兒有著非常強烈的好奇心,繪本中描繪的圖畫世界打開了幼兒觀察和想象這個世界的窗戶,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感覺到興奮和開心。因此通過各類繪本的閱讀帶給幼兒的是很大的幫助,會讓家長和幼兒教師發(fā)現(xiàn)幼兒在閱讀繪本過程中所獲得的進步和成長。

對幼兒繪本閱讀的價值研究中,不同的專家學者所描述的關于繪本的價值是不同的,但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有的專家著重指出了繪本閱讀對幼兒情緒情感的表達與心靈成長的作用如湖南肖涓老師;有的專家著重指出了繪本閱讀對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觀察力方面的促進作用,如甘肅的洪海鷹;有的則表述了繪本閱讀對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和良好的品德養(yǎng)成等方面的意義,如耿明磊老師的觀點。

湖南師范大學的肖涓老師指出,繪本的圖畫語言為兒童呈現(xiàn)了一個美妙奇幻的世界。從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角度來看,繪本是作為兒童文化的一種呈現(xiàn)形式,是兒童自身世界的很重要組成部分,兒童可以通過繪本進入到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成人也借助繪本獲得了與兒童進行心理交流的機會。兒童本身有著自己獨特的兒童文化。繪本是幼兒的好伙伴,伴隨著幼兒的健康成長,是幼兒了解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個“ 窗口”,而且是幼兒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緒的港灣。繪本的模式是圖畫與文字的結合,這種特點符合兒童思維的圖景性特質,這就使得幼兒在讀繪本的時候會更容易進入到繪本的故事情境當中去。①

甘肅的洪海鷹指出,繪本能最大限度的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很大程度的提高幼兒的聽、說能力,而且很多情感類的繪本還會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幼兒的情操。他還提出,繪本故事跨越了國界,越過不同的文化背景,通過不同種類不同表達方式的繪本使幼兒的想象力不斷的豐富。繪本畫面中的一些具有特色的小細節(jié)也會讓幼兒產(chǎn)生很豐富的聯(lián)想,這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體驗不同故事情節(jié)的機會。再者,優(yōu)秀的繪本創(chuàng)作者會

給幼兒留出極大的想象空間,為幼兒想象力和觀察力的發(fā)展搭建了一個寬闊的平臺,使幼兒在在每一次的繪本閱讀中都會有新的不一樣的發(fā)現(xiàn)和體驗。②

篇十 廣西教育科學規(guī)劃立項開題報告1500字

第一部分 關于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管理的內容

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的管理是教育研究活動的基本單位。其管理內容,站在不同的位置,或考慮問題的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及不同的內容。

1.廣義狹義的理解。

廣義理解。按照“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管理辦法”,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管理內容應包含有8 個方面:①組織;②課題類別和選題;③申報;④評審;⑤經(jīng)費(管理);⑥課題管理;⑦成果鑒定和結題驗收;⑧成果的宣傳、推廣和評獎。

狹義理解。僅指“⑥課題管理”這一部分。

2. 工作性質的理解。從課題管理的分工工作性質看,既包含有行政性的管理,又包含業(yè)務性的管理。

3. 課題級別的理解。從立項課題的級別來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可以有5級。

——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辦組織審批的課題;

自治區(qū)級——廣西教育科學規(guī)劃辦組織的,由廣西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廣西教育廳批準立項的課題;

地市級——由地市教科所教研室組織,地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辦或教育局批準的課題;

縣(市區(qū))級——縣教研室組織,縣(市區(qū))教育局批準的課題;

校級——學校自己組織并批準立項的課題。

4.管理層次的理解。

宏觀管理——課題的規(guī)劃管理屬于宏觀層次的管理,意在引導科研方向,形成研究重點,調動、組織和協(xié)調研究力量,有助于教育科研工作整體目標的明確與教育研究資源的合理組織。如區(qū)教科規(guī)劃辦對全廣西、各地市教科所教研室對本地市、各縣教研室對本縣區(qū)范圍內課題的規(guī)劃管理。

宏觀管理較偏重于行政性的管理。

微觀管理——以課題的研究進程為管理對象,以研究方法與技術為主要領域,以課題個體的成果效益化為管理目的,是落實課題規(guī)劃,完成課題研究任務的關鍵。指課題自身獨立的管理。

微觀管理偏重于業(yè)務性管理。

中觀管理——介于宏觀管理與微觀管理之間。

5.工作過程的理解。從研究工作發(fā)展過程看,可分為規(guī)劃管理、過程管理與成果推廣應用管理三大板塊管理。

總之,課題管理內容是相對而言的,站的位置(上、中、下)、角度的不同,所指的管理工作內容和要求也有所不同。有的時候是既有分別,又有互相包含,不是截然分開。

本講座所講的管理內容和要求,主要是確定在兩個方面:

一是針對廣西教育科學規(guī)劃立項課題——自治區(qū)一級課題的管理問題來講。

二是針對與大家關系比較密切,目前大家比較關注和急需了解的關于“課題的管理”、“課題的成果鑒定和結題驗收”兩大問題來講。

第二部分 關于廣西教育科學規(guī)劃立項課題的管理

一、廣西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實行分級管理。

廣西教育科學規(guī)劃立項課題的管理,主要遵循“上管下”、“自管自”和“委托管理”的辦法進行。

1.廣西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全區(qū)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負有管理職責,直接管理廣西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并指導委托課題管理單位進行課題的日常管理工作。

2.廣西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含a類、b類的c類)的日常管理,委托地市和高校教育科研機構進行,具體為:

①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是地、市、柳鐵管轄的,委托地、市教科所(教研室)、柳鐵教委普教科進行管理。

②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是高等學校的,委托該校分管教育科研規(guī)劃課題的部門(如:科研處、教務處、高教室、教科所等。)進行管理。

其余(指上述提到的“地市或高校所管轄”以外的其他單位,如區(qū)直單位、區(qū)直中專、區(qū)直幼兒園、教育學會),由區(qū)教科規(guī)劃辦直接管理。

我們把以上①②所提到的地市教科所、教研室和高校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管理部門稱為:委托課題管理單位。

3. 各立項課題負責人及其所在單位負責課題的自我管理、具體管理。

二、廣西教育科學規(guī)劃辦對委托課題管理單位進行日常管理的內容和要求。

1.地市教科所教研室及高校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管理部門,負責對課題的日常管理。協(xié)助廣西教育科學規(guī)劃辦管理所屬范圍的重點(a類、b類)課題,代為管理所屬范圍的一般課題(c類),做好有關工作。

篇十一 體育教育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模板3450字

擬定論文題目:對貴州省高校排球運動員科學選材的研究

一、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選題背景應對該選題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進行綜述,研究意義應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闡述。要 求字數(shù)在800字左右)

1選題背景

世界排球運動發(fā)展的一百年中,排球競賽規(guī)則在不斷改革,如今每球得分制,使得排球比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發(fā)球技術成為得分的重要手段;比賽過程中既有高點進攻,也有立體進攻體系,網(wǎng)上爭奪仍然是比賽的焦點,運動員的個人技術更加全面,跳發(fā)球和后排進攻是當今競技戰(zhàn)術的新潮流;自由人的出現(xiàn)使比賽來回球增加,使比賽更加精彩??傊?,排球運動仍是集高度、速度、對抗戰(zhàn)術為一體的集體運動,要求我們在選材時,要根據(jù)當今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該運動發(fā)展的運動員,這樣才能保證球隊始終具有競爭性,先進性。

當今世界競技體育水平發(fā)展迅速,世界紀錄頻頻刷新,競技體育的競爭日趨激烈。運動員除了具備極高的運動素質與運動天賦外還要經(jīng)過科學合理的刻苦訓練,才有可能在世界立足,競技水平的競爭中突出了天才運動員的競爭。各國的訓練手段,訓練方法差異日趨縮小,訓練條件也日趨一致,運動員的先天競技條件顯得更加重要,要反超世界體育先進水平,必須做好運動員的科學選材工作。

青少年排球運員是排球事業(yè)發(fā)展的基石,中國排球要想長盛不衰,最主要是看后備力量是否雄厚。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好后備力量的培養(yǎng)工作,而后備力量培養(yǎng)的關鍵因素是選材,做好運動員的科學選材等于成功了一半。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國際先進訓練理論方法已伴隨著全球化信息資源網(wǎng)的構建成功實現(xiàn)了世界性資源共享。在全球各種訓練理論,訓練方法,條件,甚至發(fā)展水平基本相一致的情況下各國運動員之間的水平競爭轉化為運動員天賦的競爭,因此青少年排球運動員的選材工作顯得至關重要。

當今排球運動正朝著速度快、技術嫻熟、戰(zhàn)術多變、各有特點、人有專長、身材高大、體能過硬、對抗激烈的全面化方向發(fā)展。從世界高水平的排球比賽上可看出,世界優(yōu)秀排球隊的身體素質、技術水平、人種優(yōu)勢等都勝人一籌。這表明國外優(yōu)秀排球隊已經(jīng)十分重視選材與排球運動的發(fā)展關系??茖W實用的選材方法和訓練,已經(jīng)成為通向世界排球高層次隊伍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國排球運動員科學選材的專門研究工作,是從20世紀70年代以后才開始的,起步較晚,進步較快。但目前還處在觀察運動員的外表或初步對形態(tài)、素質和身體情況進行檢查的階段,在運動能力遺傳學、皮紋學、血型學、心理學和生理生化等新興學科領域的研究還遠遠不夠,選材的準確性和可行性還有待提高。而國外對運動員選材問題的研究,已達到相當?shù)膹V度和深度,涉及生理學、心理學、遺傳學、生物力學及運動訓練學等多種學科,并建立了許多運動員科學選材測試中心和一系列選材輸送系統(tǒng)。傳統(tǒng)的選材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弊端,落后于當今世界排球運動的發(fā)展。因此,研究適合于當今排球運動選材的發(fā)展趨勢無疑是一個具有非?,F(xiàn)實意義的課題。

在國外,由于他們有出色黑色人種,他們身體素質好,體力也好,所以他們主要考慮隊員的心理,年齡,神經(jīng)類型等方面,在國內主要是黃色人種,在身體素質方面略遜于歐美運動員,所以我們只有通過科學的選材和系統(tǒng)的訓練,才能在世界體壇立足,我們選材時,主要考慮的是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身高,體重,年齡,遺傳等因素。

貴州省是我國排球運動發(fā)展較慢的省,與其他省相比,仍處于落后階段,現(xiàn)如今中國排球聯(lián)賽的形式如群雄逐鹿,哪支球隊擁有優(yōu)秀的后備人才,也就擁有了未來。中國體育制度是舉國體制,后備人才數(shù)量大,淘汰率也高。許多競技體育運動員在淘汰后因為耽誤了大量文化課學習時間而造成就業(yè)難,因此許許多多的家長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從事體育訓練,長此以往勢必會造成排球運動在貴州萎縮,并逐漸淡出人們視野。

針對貴州省這種情況,我建議要發(fā)展貴州排球運動事業(yè),要從貴州各高校開始抓起,高校學生相對來說學習任務不是很重,沒有升學壓力,并且學好了排球,對以后就業(yè)還有一定幫助,而且高校畢業(yè)生畢業(yè)后到基層去工作,還能帶動基層排球運動的發(fā)展,還可以有助于強身健體。但是,在高校如果進行排球運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選材很重要,因為只有選到好的運動員,才能在訓練中有好的成績,才能促進高校排球運動開展,故進行此課題的研究。

2 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優(yōu)秀運動員的選材問題,是當代體育科學研究的前沿問題之一,科學的運動員選材,可以縮短訓練周期??茖W的選材是競技化的基礎,是運動員和運動隊取得好成績的保證??梢员苊饷つ啃裕瑴p少淘汰率。進行排球運動員科學選材,是排球運動項目科學、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

(2)實踐意義:進行排球運動員科學的選材,有助于我們提早的選拔出好的苗子,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讓隊員早日出好成績,在我省高校進行科學的排球運動員選材,能夠提高學生的運動積極性,有利于讓更多的人了解排球,加入到排球運動的訓練中來,高校學生畢業(yè)后到工作崗位,還可以繼續(xù)帶動排球事業(yè)的發(fā)展。高校學生水平如果得到提高,還可以進入到更高級的運動隊中繼續(xù)從事該事業(yè)。

二、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主要研究內容:

(1)排球運動員選材的各種要求;包括身體素質,年齡因素,遺傳因素,心理因素,還有神經(jīng)類型等方面

(2)各種因素對排球運動員選材的影響;主要指家庭方面和社會方面

(3)影響我省高校選材的因素等等:包括教師能力,運動器材與設施等。

2研究方法:

(1)調查法:調查貴州各高校排球發(fā)展情況,制定具體選材措施

(2)專家訪談法:訪問有經(jīng)驗的專家,提高專業(yè)知識

(3)文獻研究法:通過文獻資料的閱讀,掌握最新最科學的選材方法

(4)經(jīng)驗總結法;根據(jù)掌握的經(jīng)驗,結合實際情況,科學選材

(5)觀察法

3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解決人們對體育的偏見;不少家長認為進行體育訓練影響學習,不主張孩子從事體育方面的活動

(2)盡量做到青少年排球運動員學習與訓練兩不誤;合理的安排訓練和學習的時間,使訓練不影響學習

(3)針對貴州省實際情況找出實際可行的符合貴州地域的科學選材方法。

三、完成畢業(yè)論文所必需具備的工作條件及解決的辦法

1.利用學校圖書館訂閱的中國知網(wǎng)、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查閱、研究資料。

2.查閱資料(包括書店及互聯(lián)網(wǎng))閱讀其有關研究的文獻資料,參考學術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對其進行分析,從而為論文寫作打下基礎。

四、工作的主要計劃、進度與時間安排

(1)選題、搜集與閱讀整理資料階段:20__.9.27—20__.10.17

(2)撰寫開題報告階段:20__.9.27—10.17

(3)論文開題階段:20__.10.18—20__.10.31

(4)撰寫論文階段:20__.11.1—20__.12.10

(5)論文修改定稿階段:20__.12.11—20__.4.22

(6)論文答辯階段:20__.5.5—20__.5.6

五、論文寫作提綱(要求至少到二級標題)

0 前言

1 當今世界世界排球運動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運動員選材要求

1.1 當今世界排球運動的發(fā)展現(xiàn)狀

1.2排球運動員選材要求

1.2.1體型特征

1.2.2身體素質

1.2.2.1彈跳

1.2.2.2速度

1.2.2.3靈敏

1.2.2.4力量

1.2.2.5協(xié)調性

1.3 人種

1.4 遺傳因素

1.5 年齡因素

1.6 心理因素

1.7 智力因素

2 我省高校排球運動員的選材的基本情況

2.1教練

2.2運動員起步低

2.3生源不足

2.4體育未得到重視

2.5排球宣傳度低

2.6科研不夠

2.7經(jīng)費不足

3 影響我省高校排球運動員選材的因素

3.1經(jīng)濟因素

3.2領導因素

3.3家庭因素

3.4社會因素

4 結合科學選材的方法因地制宜找出適合我省高校競技排球運動員科學選材的方法

4.1改變人們對體育的看法

4.2提高選材的科學性

4.3提高教練員素質

5 結論與建議

六、參考文獻目錄(參考文獻量不少于15部/篇,近五年的文獻量不少于8部/篇)

李為敏.試論高等院校排球運動員選材要素[j].江西大學學報,1991,13(5):118—121.

石丹青,李玉華.青少年排球運動員科學選材的探討[j].體育科技,2023,24(1).

[3] 劉廣欣.周明華等.淺析青少年排球運動員的科學選材,西安體育學院報,2000(7).

[4] 秦風冰.青少年排球運動員選材初探,中國排球,1999(11).

[5] 楊也.青少年排球運動員的科學選材研究[j].大眾科技,2001,167-173.

[6] 陳躍華.淺談少年排球運動員的選材[j].兵團教育學院報,2023,12(4):46-48.

[7] 盧建華.試論排球運動員選材.后面的材料補齊

[8] 張二平.青少年排球運動員之我見[j].科學大眾,2023,(05).

[9] 代貴敏.淺談影響青少年排球運動員選材的因素[j].少年體育訓練,2023,(06).

[10] 蔡彬.關于青少年排球運動員早期選材的因素分析[j].成才之路,2023,(36).

[11]任超學,張軍,徐佳.對新世紀運動員科學選材現(xiàn)狀的綜述[j].湖北體育科技,2023,27(2):166-170.

[12]付哲敏.我國甲級隊排球運動員特征性自信心水平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報,2023,8(2):78-80.

[13]余竹生,沈勛章,朱學雷.運動員科學選材[m].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出版社,2023.

[14]李登光,無宏江,賀曉熊.陜西省少兒體校教練員隊伍現(xiàn)狀調查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23,04.

篇十二 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開題報告3600字

題目:后進生轉化的心理研究

一、課題的提出的背景和意義

(一)背景:

1、當前社會發(fā)展狀況

隨著社會變革,新的教育觀念的出現(xiàn),教育工作者們都在尋求一種解決后進生的方法,這些后進生不管在學校里還是家庭當中都表現(xiàn)為進步比較緩慢、水平比較低、性格比較孤僻,精力比較分散、溝通能力比較差等等。造成他們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的教育觀、父母的日常言行、社會不良“細胞”的侵入、教育手段的軟弱單一以及學生本身等因素,致使他們成為學校頭痛、家長憐惜、社會憎惡的“另類”人。

2、傳統(tǒng)教學狀況

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主要體現(xiàn)在一味的追求成績,分數(shù)說明一切因而使一部分家長及學生有了“分數(shù)萬歲,其它白費”的心理,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和能力的培養(yǎng)。而現(xiàn)在素質教育提倡發(fā)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這必將給教育的改革帶來革命性的沖擊。

3、教育思想背景

進步教育運動強調教育除了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之外,還要重視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并且必須提供學生自然成熟與發(fā)展的學習環(huán)境。這就為本課題的研究建立了活動的舞臺。

(二)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學校教育只要存在,后進生問題就必然存在。后進生的人數(shù)雖不多,但其不論對學生群體還是個體來說,就學生的身心都有著不可忽視的潛在影響和危害,所以后進生的轉化有著不可估量的實踐意義。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都表現(xiàn)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有的學生成績好,但其實際生活溝通的能力差,成為“高分低能生”;有的表現(xiàn)出較好的品質,但卻不擅長體育,成為“品優(yōu)體弱生”;有的在音樂、美術等方面表現(xiàn)出特殊的才能,但學習成績差,成為“低分特長生”;有的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卻管不住自己,導致成績很差,我們稱為“自律能力差群體”……因此,后進生具有相對性,只有從德、智、體、美等方面來衡量和考察學生,我們才能科學地做出判斷與評價。

該課題不僅有上述實踐意義,還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因為它傾注了所有研究成員的大量心血,我們都明白,怎樣轉化后進生是一個難題,轉化后進生的效果怎樣更是一個難題,我們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夠準確把握后進生工作的重點,尋找突破口,提高轉化的效率;期待我們的研究成果對本地區(qū)的教學能產(chǎn)生指導意義,對相鄰地區(qū)的教學有借鑒意義。

二、課題的界定及實驗目標

(一)課題界定

在課題研究中,我們把“后進生”定義為:進步比較慢,水平比較低。不僅僅指在學習方面。包括:對學業(yè)的焦慮;自信心問題;人際溝通;精力分散、自卑心理、別人的理解看法等等問題。

(二)實驗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研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樹立遠大的目標。

(2)情感目標:有計劃的做好學生系統(tǒng)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培養(yǎng)愛國主義思想。

(3)發(fā)展目標:特別加強基礎德育建設,培養(yǎng)學生遵規(guī)守紀的自覺性,使絕大部分同學成為勤奮學習、熱愛勞動、愛護公物、勤儉樸素、尊老愛幼、待人誠懇、講究禮貌具有一定素質的文明人。

三、實驗假說及應遵循的原則

(一)實驗的假說:

我們的這一課題重在探索后進生的心理問題,最重要的是找到后進生諸多問題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探討深層的施教藝術。爭取轉化他們,使這些后進生在品質、學習、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目前有關這一領域的研究多停留在對后進生轉化的理論研究上,缺乏與實踐的聯(lián)系。面對形形色色的后進生,他們文化基礎較差,學習動力不足,更為嚴重的是學生在品行等方面還呈現(xiàn)不良心理特征。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勢必會影響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并引起一系列行為心理變化。面對教育和教學的困難,仍沿用常規(guī)教育策略,成效不大,因此,亟待改變這一現(xiàn)狀,更新教育觀念,突破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不斷探索實驗新的方法,消除后進生的心理障礙,使他們充滿信心。在知識、能力、學習方法等方面得到進步。

本課題通過個案跟蹤分析,著重摸清學生的心理、學習困難形成的主要原因,尋找和嘗試指導幫助他們自主解決學習困難的方法,以促進他們品行、能力等方面的進步。預計將有以下突破:

1、探索出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限度地改變學生的學習品質、處事態(tài)度、價值取向和人際關系,將會使他們學會自主解決困難、消除困擾、走出困境,為學生的今后進一步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我們將能夠創(chuàng)造一定教科研示范效應,在探索指導和幫助學生自主解決困難方法、途徑和模式的同時,會激勵部分對“后進生”失去信心的教師,改變觀念,重振士氣,引導教師強化教育教學研究的興趣。

3、我們的研究也會帶來一定的教學力量群效應。因為學校不僅是幫助學生成功的場所,同時也是鍛造、高師之地。這種教研活動輻射出的群體效應是學校所期望的。

(二)實驗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

2、面向全體與關注個性差異相結合;

3、尊重、理解與真誠同感相結合;

4、預防、矯治與發(fā)展相結合;

5、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相結合;

6、助人與自助相結合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目標及呈現(xiàn)形式

(一)主要內容

a如何緩解學生焦慮、

b正確看待自信問題

c如何改善人際溝通

d擺脫苦悶自卑心理

(二)目標及呈現(xiàn)形式

(1)理論目標:本課題注重研究的實效性和可塑性以及推廣價值,發(fā)展已有的理論,開辟“后進生”心理問題探究的新路徑,力爭對本地區(qū)的“后進生”轉化研究具有實踐的指導意義,對其它地區(qū)“后進生”問題的研究與轉化起到借鑒功效。主要呈現(xiàn)形式是論文和實驗報告。

(2)實踐目標:幫助實驗對象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探根溯源,找出癥結所在,給予方法指導;幫助他們正確面對社會的不良誘惑,分清良莠,擇善而從;引導他們樹立爭取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長為一個心智健全、和諧上進、全面發(fā)展的“人”。主要呈現(xiàn)形式是調查報告、論文以及學生的轉變數(shù)據(jù)分析。

五、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1、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認為,人類有機體有一種自我發(fā)展的潛能,人的本性是積極向上的,富有理性的,可以通過自我教育不斷完善自我達到自我實現(xiàn)。羅杰斯在《患者中心療法:它的實踐、含義和理論》中指出:人類有機體有一種天生的“自我實現(xiàn)”的動機,所有其他的動機都是這種自我實現(xiàn)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自我實現(xiàn)指的是一個人發(fā)展擴充和成熟的趨向。這種潛能只有在真誠、共情、無條件關注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下得以充分的發(fā)展和實現(xiàn)。

羅杰斯認為:人類給予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事實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種傾向性,傾向于朝著完美,朝著事項各種潛能的方向發(fā)展。因此他所倡導的以人為心的治療就是使來訪者自我調整、自我成長并逐步擺脫外力的控制前進。而且每個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決定,每個人都有著實現(xiàn)的傾向,若能有一個適宜的環(huán)境的話,一個人將有能力指導自己,調整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行動,從而達到良好的主觀選擇與適應。

鑒于以上思想,我們認為應該挖掘初中生自身的潛能,他們“是能思考、能感覺、能體驗的一個人”。心理健康教育說到底是學生內心的自我調節(jié)。作為學校,要緊的是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環(huán)境,心理輔導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給予學生良好的指導和幫助,比如交給學生自我調節(jié)心理的方法,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能積極參與的活動課程。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主動進行調節(jié)。

2、素質教育理論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fā)展,辦出各自的特色?!边@里指出了素質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即全面發(fā)展、面向全體學生、培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勞動觀念、發(fā)展個性、辦學形式和教學多樣化。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即教學要適應兒童每個年齡階段發(fā)展的特點:讓學生在經(jīng)驗中學習;在教學中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視個性差異;教學要多樣化。

3、新課程標準理論

六、課題研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變量控制

(一)基本操作

根據(jù)課題實施方案組織實驗研究,將實驗法與行動研究法相結合

(二)無關變量的控制

1、均衡參與實驗的學生人數(shù)、性別和能力差異,使之符合等組實驗要求。

2、對各組學生(實驗班級和非實驗班級)不作宣傳和暗示

3、嚴格控制學習時間,杜絕加班加點。

4、實驗教師嚴格控制年齡差別,學歷差別,能力差別及工作態(tài)度差別等。

七、實驗的方法和研究的過程

(一)實驗方法

本課題借鑒已有的理論經(jīng)驗,結合新的時代背景對后進生的心理問題的研究采用行動研究法、心理測量法、實驗調查法、個案訪談法、觀察法等研究方法。

(二)實驗過程及時間安排

本實驗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 準備階段(20__年8月----20__年12月)

明確研究目標,進行課題分工、人員職責和計劃安排情況、確定實驗對象,進行問卷調查,走訪談話,建立后進生個人檔案。

二、實施階段(20__年1月----20__年6月)

具體對實驗對象進行個案研究,分析其心理問題的表現(xiàn),尋找成因,歸納特點,找出共性的規(guī)律以及個性差異,從而尋根追源,因材施教,寫出實驗論文及階段總結。

三、鞏固實驗階段(20__年7月----20__年一月)

統(tǒng)計實驗數(shù)據(jù)、匯總資料,完成實驗研究報告。

篇十三 教育科研課題的開題報告格式介紹3350字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的格式:

《》課題,是__職教中心專業(yè)部申報學校的校本教研課題,經(jīng)學校批準,我代表課題研究組,將本課題的有關情況向學校匯報如下:

一、本課題選題的依據(jù)

寫清本課題研究的長遠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以及該課題研究的迫切性

二、本課題研究的條件

寫清本課題研究的有利條件有哪些:一是寫清背景條件;二是寫清基礎條件(從硬件設施和軟件配套進行說明);

三、本課題研究要解決的問題

四、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

五、本課題研究的方法

一般采用的有問卷法、觀察法、文獻法、行動研究法、比較研究法

六、本課題研究的成果呈現(xiàn)形式

1、論文集:本課題研究的報告、總結、論文、案例、教案精編

2、公開發(fā)表

七、本課題研究的進度計劃

1、準備階段:什么時間課題申報、收集資料、制訂課題研究計劃、學習相關。

2、實施階段:什么時間開題、執(zhí)行計劃、開展研究、收集、整理課題各項活動的資料、及時提煉成研究成果、上報學校。

3、總結階段:什么時間總結各項研究資料、撰寫結題報告。

八、本課題組成員分工,即組織機構。

拓展知識:范文

1、開題報告的內容。

⑴課題來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⑵國內外在該方向的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⑶主要研究內容及創(chuàng)新點;⑷研究方案及進度安排,預期達到的目標;⑸為完成課題已具備和所需的條件和經(jīng)費;⑹預計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及解決的措施;⑺主要參考文獻。

2、什么是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這是一種新的應用文體,這種文字體裁是隨著現(xiàn)代科學研究活動計劃性的增強和科研選題程序化管理的需要應運而生的。開題報告一般為表格式,它把要報告的每一項內容轉換成相應的欄目,這樣做,既便于開題報告按目填寫,避免遺漏;又便于評審者一目了然,把握要點。

3、撰寫開題報告有什么意義。

⑴撰寫開題報告,作為多層次科研工作的第一個寫作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這是因為:①通過它,開題者可以把自己對課題的認識理解程度和準備工作情況加以整理、概括,以便使具體的研究目標、步驟、方法、措施、進度、條件等得到更明確的表達。②通過它,開題者可以為評審者提供一種較為確定的開題依據(jù)。言而無文,其行不遠,以書面開題報告取代昔日廣為運用的口頭開題報告形式,無疑要切實可靠得多。③如果開題一旦被批準,課題得以正式確立,則還可以通過它,對立題后的研究工作發(fā)生直接的影響:或者作為課題研究工作展開時的一種暫時性指導;或者作為課題修正時的重要依據(jù)等。④科研開題報告是選題階段的主要文字表現(xiàn),它實際上成了連接選題過程中備題、開題、審題及立題這四大環(huán)節(jié)的強有力的紐帶。

⑵在當今世界搞科學研究,必須重視開題報告的寫作。①如果不重視開題報告的寫作,即使是有名望的研究者,也不免有科研課題告吹的命運。②在美國有這樣一個實例:美國科學基金會曾同時收到關于同一科研課題的兩份開題報告,一份是獲得過諾貝爾獎金的西博格寫的;另一份是由名不見經(jīng)傳的一位青年研究者寫的。經(jīng)過專家們的認真評議,結果批準了那位無名小卒的申請,把這一課題的研究經(jīng)費撥給了他。③在美國,許多科學家每年幾乎要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從事課題建議書(即開題報告)的起草工作。④就我國情況看,關于科技工作者要寫科研開題報告,大學研究生、本科生申請學位要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等規(guī)定,都已經(jīng)處于實施之中。⑤今后,隨著科研管理的加強,在開題報告寫作方面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4、開題報告的各個欄目怎樣填寫。

⑴開題報告封面各欄目的填寫方法封頁各欄目由開題者(學生)填寫。其中年??月???日欄目:在開題報告封面下方,應填寫開題報告實際完成的日期。實際完成日期一般應學校規(guī)定的時間段內完成此項工作。逾期即被視為未按時完成開題報告工作。

⑵綜述本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說明選題依據(jù)和意義欄目的填寫方法綜述(review)包括綜與述兩個方面。所謂綜,就是指作者對占有的大量素材進行歸納整理、綜合分析,使文獻資料更加精煉、更加明確、更加層次分明、更有邏輯性。所謂述,就是對各家學說、觀點進行評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填寫本欄目實際上是要求開題者(學生)寫短小的、有關本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的綜合評述,以說明本課題是依據(jù)什么提出來的,研究本課題有什么學術價值。

①綜述的主體格式綜述的主體一般有引言、正文、總結、參考文獻四部分。

ⅰ引言部分。引言用于概述主題的有關概念、定義,綜述的范圍、有關問題的現(xiàn)狀、爭論焦點等,使讀者對綜述內容有一個初步輪廓。這部分約200-300字。

ⅱ正文部分。正文部分主要用于敘述各家學說、闡明所選課題的歷史背景、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方向。其敘述方式靈活多樣,沒有必須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據(jù)綜述的內容,自行設計創(chuàng)造。

a、一般可將正文的內容分成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標上簡短而醒目的小標題,部分的區(qū)分也多種多樣,有的按國內研究動態(tài)和國外研究動態(tài),有的按年代,有的按問題,有的按不同觀點,有的按發(fā)展階段,然而不論采用何種方式,都應包括歷史背景、現(xiàn)狀評述和發(fā)展方向三方面的內容。歷史背景方面的內容:按時間順序,簡述本課題的來龍去脈,著重說明本課題前人研究過沒有?研究成果如何?他們的結論是什么?通過歷史對比,說明各階段的研究水平。

b、現(xiàn)狀評述又分三層內容:第一,重點論述當前本課題國內外的研究現(xiàn)狀,著重評述本課題目前存在的爭論焦點,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亮出作者的觀點;第二,詳細介紹有創(chuàng)造性和發(fā)展前途的理論和假說,并引出論據(jù)(包括所引文章的題名、作者姓名及體現(xiàn)作者觀點的資料原文)。

c、發(fā)展方向方面的內容:通過縱(向)橫(向)對比,肯定本課題目前國內外已達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能的發(fā)展趨勢,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決的方法。

正文部分是綜述的核心,篇幅長約1000――1500字。

??偨Y部分(不是必須的)。在總結部分要對正文部分的內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見解,表明自己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要特別交待清楚的是,已解決了什么?還存在什么問題有待進一步去探討、去解決?解決它有什么學術價值?從而突出和點明選題的依據(jù)和意義。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與引言相當。短篇綜述也可不單獨列出總結,僅在正文各部分敘述完后,用幾句話對全文進行高度概括。

ⅳ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是綜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綜述的基礎,置于開題報告最后面,此處從略。

②綜述寫作步驟

ⅰ確立主題。在開題報告中,綜述主題就是所開課題名稱。

ⅱ搜集與閱讀整理文獻。題目確定后,需要查閱和積累有關文獻資料,這是寫好綜述的基礎。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獻越多越全越好。

a、常用的方法是通過文摘、索引期刊等檢索工具書查閱文獻,也可以采用微機聯(lián)網(wǎng)檢索等先進的查閱文獻方法。有的課題還需要進行科學實驗、觀察、調查,取得所需的資料。閱讀整理文獻是寫好綜述的重要步驟。

b、在閱讀文獻時,必須領會文獻的主要論點和論據(jù),做好讀書筆記,并制作文獻摘錄卡片,用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所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摘錄文獻的精髓,為撰寫綜述積累最佳的原始素材。

c、閱讀文獻、制作卡片的過程,實際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獻精髓的過程。制作卡片和筆記便于加工處理,可以按綜述的主題要求進行整理、分類編排,使之系列化和條理化。最終對分類整理好的資料進行科學分析,寫出體會,提出自己的觀點。

ⅲ撰寫成文。撰寫綜述之前,應先擬定寫作提綱,然后寫出初稿,待創(chuàng)作熱冷卻后進行修改成文,最后抄入開題報告表的綜述本課題國內外動態(tài),說明選題依據(jù)和意義欄目內。

③撰寫綜述的應注意事項。

ⅰ撰寫綜述時,搜集的文獻資料盡可能齊全,切忌隨便收集一些文獻資料就動手撰寫,更忌諱閱讀了幾篇中文資料,便拼湊成所謂的綜述。

ⅱ綜述的原始素材應體現(xiàn)一個新字,亦即必須有最近最新發(fā)表的文獻,一般不將教科書、專著列入?yún)⒖嘉墨I。

ⅲ堅持材料與觀點的統(tǒng)一,避免介紹材料太多而議論太少,或者具體依據(jù)太少而議論太多,要有明顯的科學性。

ⅳ綜述的素材來自前人的文章,必須忠于原文,不可斷章取義,不可閹割或歪曲前人的觀點。

⑶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欄目的填寫方法。本欄目由開題者(學生)填寫。研究的基本內容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在內容上雖然緊密相關,但角度不同,在填寫時,可以分別表述。

①研究的基本內容的填寫方法。研究的基本內容就是論文(設計)正文部分的內容,是研究內容的核心。正文內容又分為若干部分和層級。填寫此欄目實際上是編寫論文基本內容的寫作提綱。

篇十四 教育學本科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模板2000字

課題名稱:故事教學法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探討

一、 選題意義

1、理論意義

2l世紀是生物學世紀,生物科學對人類社會進步起著巨大的作用,同時,它在當代科技和經(jīng)濟發(fā)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各方面資料表明,當今各國科技新成就中,生物科學技術占有絕對優(yōu)勢。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就提出:“生物工程的發(fā)展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無法計算”,“中國人應該組織起來,不惜成本,走入生物工程的第一線,走向世界科技前沿”。因此,要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要,為國家培養(yǎng)生物人才,就必須在初中階段使學生對生物學產(chǎn)生濃厚興趣,激發(fā)其主動進取的精神。然而,由于初中生物不是升學考試科目,學生不能給予生物課足夠重視,學生趨于中考的壓力,主要精力放在中考科目上,學習生物學的興趣不高。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激起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呢?關于這個問題,許多教育工作者進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其中“故事教學法”就是眾多方法中的有效方法之一。因為故事對人們有著特殊的吸引力,而初中學生尚處于青少年時期,他們好奇、好問、富于想象力,對于引人入勝的故事更是喜聞樂道,所以適當?shù)陌压适乱氲匠踔猩锝虒W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2、實際意義

故事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故事教學來完成教學和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可以調動師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效能。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結合知識的傳授,有針對性的穿插一些生物故事,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故事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主要具有以下四點重要作用:第一、喚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第三、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第四、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力。

故事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有:第一、導入新課;第二、理解知識;第三、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二、研究動態(tài)

目前,國內對故事教學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幾個方面:故事化教學[3];故事教學法實施構想;故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4,5,6,7];在故事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及語言能力[8,9];故事教學法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10,11] ;語文教學中故事法的研究[12,13];故事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14];將故事運用到生物教學中[15,16,17,18]。關于故事教學法,雖然很多生物教師都在使用,但是很少有教師單獨去研究故事教學法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和應用,鑒于故事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特立此題。

三、研究思路、方法、基本路線

1、 思路

研究故事教學法的來源、含義、理論依據(jù)、應用原則及對教師的要求。探討故事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應用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應注意的問題。

2、 方法

通過查閱文獻,探討故事教學法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3、 基本路線

(1)故事教學法簡介;

(2)故事教學法的應用原則;

(3)故事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

(4)故事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

(5)故事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6)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故事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7)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故事教學法的局限及建議。

四、總體安排、進度計劃

1、工作步驟

20__年09月01日——20__年11月20日收集資料

20__年11月27日——20__年12月20日撰寫開題報告

20__年02月15日——20__年2月30日 進行故事教學法及其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研究

20__年03月01日——20__年04月01日撰寫論文

2、論文寫作計劃:

20__年03月01日——20__年03月05日分析資料

20__年03月06日——20__年03月10日查閱相關資料

20__年03月11日——20__年03月20日完成論文初稿

20__年03月21日——20__年03月26日完成論文二稿

20__年03月27日——20__年04月15日完成并提交論文定稿

五、主要參考文獻

李永會.故事教學法實施構想[j].教育評論,2023(3).

李銀樂.摸清生物教育現(xiàn)狀,積極推進素質教育──關于當前初中生物教學狀況的調查與思考[j].山東教育,1999(z5).

[3]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陳鶴琴教育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4]喻勁梅.“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黑龍江教育·小學文選,2023(1).

[5]周燕華.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育中的運用[j].科技文化,2023(12).

[6]溫月梅.淺談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2023(4).

[7]崔永芹,孫慧敏.英語單詞的故事教學法[j].科技信息,2023(10).

[8]曾長英.在故事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j].教育導刊,2023(7).

[9]張美靈.故事教學如何促進幼兒的語言發(fā)展[j].教育導刊,2023(8).

[10]周信容.以故事為載體展開化學教學法[j].教師論壇,2023(10).

[11]盧厚文.化學故事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科教學,2023(2).

[12]柏靜.高中語文教學中“故事法”教學研究.消費導刊,2023(5).

[13]舒何亞.中專語文故事化教學的探討[j].科技信息,2023(22).

[14]張慧.故事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新課程,2023(11).

[15]班小燕.創(chuàng)設生物教學中的故事情境[j].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導刊,2023(18).

[16]張素芬.利用故事,提高生物教學質量[j].內蒙古電大學刊,2023(10).

[17]馬亞芬.談故事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生物學教學,2023(1).

[18]夏幫青.用故事導學,促思維發(fā)展[j].中學生物教學,2023(8).

篇十五 英語教育碩士開題報告3100字

一、 問題的提出

學習動機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新英語課程標準也特別強調要不斷激發(fā)和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將興趣轉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并將學習動機作為英語教學的情感態(tài)度目標之一。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缺乏英語學習動機的學生,如何激發(fā)他們的英語學習動機,是廣大教師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也是本文對學習動機進行深入探討的目的所在。動機對英語學習非常重要,研究學習動機對中學英語教學有重要的意義。在目前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普遍不足的情況下,教師采用各種教學策略激發(fā)他們英語學習的動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動機大體上可以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F(xiàn)代心理學者比較強調內部學習動機,認為外部學習動機在學生學習的持久性方面差些,只有內部動機才能使學生具有長久的學習動力。因此,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情況,采取不同的策略激發(fā)穩(wěn)定的內部動機,從而激發(fā)他們進一步努力學習的積極性,形成英語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為后續(xù)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 課題來源和理論依據(jù)

1、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一個概念。自我效能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個體的自我效能感決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為動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使個體積極從事相應的活動,并樂

于付出努力和采取策略來應付遇到的問題,解決面臨的困難。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個體行為的積極性不高,為了避免失敗及消極情緒的困擾,常常選擇較低難度的任務、甚至自我放棄,這必然導致活動結果不盡如人意,反過來進一步降低了他的效能感。國內外已有不少研究表明自我效能與學業(yè)成績呈正相關。

2、韋納的成敗歸因理論

成敗歸因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bema~weiner,1974)提出的。他認為,個人對成敗的解釋不外乎以下四種因素:能力、努力、任務難度和機遇或運氣。其中,能力和努力是兩種描述個人特征的“內在原因”,是個人可以控制的;難度和運氣則是表示環(huán)境因素的“外在原因”,是個人較難控制的;能力和任務難度又屬于穩(wěn)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運氣好壞則是不穩(wěn)定因素。不同的歸因傾向會使人對成功和失敗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體驗和情感反應,并由此影響個體對未來結果的預期和努力。

3、行為主義心理學強化理論

美國學習心理學家,斯坦福大學教授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是一位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他是在考查和研究人的行為是如何形成這個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其學習理論的。他將強化分直接強化、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前兩者屬于外部強化,后者屬于內部強化。教學中合理使用強化,可以使學生由于獲得成功的滿足和喜悅而增強了學習的成功感與自信心,從而改善學習行為和效果。

三、 國內外研究綜述

對外語學習動機理論研究較早較多的是加拿大的語言學家

w 。lambert 和r。gardner。他們通過十幾年對外語學習者的跟蹤調查研究,提出了學習動機應分為兩類:工具型動機和結合型動機( in strum en ta lmo t iva t ion and in tegrative motivation)。具有工具型學習動機的'學習者學習外語,通過外語考試,目的是想利用外語工具去尋找好的職業(yè),能夠閱讀目的語資料,改善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資格;而具有結合型動機的學習者學習外語,主要是對目的語的社團、文化感興趣,學好外語為的是更好地與目的語社團內的人們進行交際,欣賞目的語國家的文化藝術。

lambert 和gardner 的動機研究理論、方法和成果對外語學習的影響很大。他們在加拿大調查了英語學習者學習法語的學習動機。從他們的調查結果來看,與工具型學習相比,結合型法語學習者的語法學得更好。后來,他們又在菲律賓調查英語學習者的動機,然而,這里得到的結果恰好與北美洲的調查結果相反,工具型學習者的英語學得更好些。l am ber t 和ga rdner 在北美進行動機調查時還發(fā)現(xiàn),結合型外語學習者的動機強烈程度(mo t iva t iona l in ten sity)高于工具型學習者。

20 世紀90 年代以來,關于外語學習動機的研究更加深入,研究者們認識到l am ber t 和gardner 早期對學習動機研究的不足,并從認知、社會、心理、構建、教育等多種視角對外語學習的動機進行研究。

do rnyei 吸收了主流動機心理學研究的有關理論,在多年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外語學習動機三維結構模式,該模式從語言層面(l anguagel evel)、學習者層面(l ea rnerl evel)和學習情景(l ea rn ing situa t ion l evel)三個層面來界定和測量外語學習動機。它強調了語言學習動機的多維性質,反映了

語言的三個不同方面,即社會、學習者個人和教育主要問題。該研究在理論上豐富了外語學習動機研究的內容,推進了外語學習動機的研究的發(fā)展。

trambley 和gardner 在gardner 以前的第二語言學習動機模式理論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擴展動機理論。這一擴展動機理論反映了ga rdner 等人的“語言態(tài)度——動機行為——學習成績”三大因素之間線性關系的一貫立場,同時又在態(tài)度與動機之間增加了目標顯著性、效價及自我效能等三個中間變量。

w illiam 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社會構建的角度提出了目前最系統(tǒng)、最完整的外語學習動機模式。他把外語學習動機定義為:一種認知和情感上被激發(fā)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導致一種有意識的行動決定;并帶來一段時間智力或體力上的持續(xù)努力;從而達到先前制定的某個或多個目標。

我國關于外語學習動機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從80年代的研究狀況看,中國學者主要以引入、介紹和翻譯國外理論、研究以著作為主。最早致力于此的專家當數(shù)桂詩春、王初明、文秋芳等。其中以著作為多,主要有《心理語言學》(桂詩春,1985)、《外語教育心理學》(章兼中,1986)、《中國學生英語學習心理》(桂詩春,1991)、《應用心理語言學》(王初明,1991)、《外語教育心理學》(朱純,1994)。90年代以來,隨著對外語學習者個性差異探討的深入展開,人們開始關注語言學習者情感因素的研究,尤其是我國在外語教學重心發(fā)生了轉移后,不再強調以教師和學校為中心,而是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著重對學習者個人因素和學習過程加以研究。華惠芳(1998)介紹了國外外語學習動機理論,提出證書動機是中國學生的主要動機。他認為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可塑的;激發(fā)學生內在動機是搞好外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個人學習動機是社會文化因素的結果。因此,他提出了如何就外語學習的實際需要,為外語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的社會條件以提高外語學習動機。廉潔(1998)認為制約學習策略的學習因素有六種,其中態(tài)度影響和決定動機,態(tài)度主要通過動機來對外語學習過程進行制約。戴曼純(2000)介紹了j。arnord所著《語言學習中的情感因素》一書,具體介紹了包括動機在內的情感因素及其界定。吳丁娥(2000)分析了情感障礙如何影響外語教學和外語習得,并指出目前我國以求職為目的的工具型動機使大學外語教學與習得有了較大的進展。周福芹、邵國卿(2001)認為我國大多英語初學者有增長知識、提高素質的動機。在外部政策壓力和內部功利驅動的長期作用下,學習者的初始動機發(fā)生了轉變。武和平(2001)概述了九十年代國外主要動機理論建構、動機與學習者其他因素的研究及其教育學意義。劉東樓 (2002)探討了外語學習動機定義、分類、影響動機的因素和動機研究對外語教學的啟示。秦曉晴(2002)討論了動機的其他視角及相關理論,如需求理論、期望價值理論、自我效能理論等及對外語學習的意義。楊國俊(2002)分析了目標教學策略、認知情感策略、認知策略對大學英語學習動力的強化作用。閆傳梅、張梅娟(2002)探究了學習動機在內的情感因素在外語教學中的介入。王勝蘇(2003)認為情感因素,如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等,和跨文化因素是影響外語學習的兩個因素。李梅(1999)探討了學習內在動機與英語教學的關系。指出內在動機促進英語成績的提高;學生存在證書動機;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是英語教學的關鍵。張凌華(2000)研究了影響剛入校學生學習動機的潛在因素。

教育開題報告精選(十五篇)

教育開題報告題目:學生文學修養(yǎng)和創(chuàng)作,對學校教育的影響一、課題界定“學生文學修養(yǎng)”主要包括學生的文學理論素養(yǎng)、對文學作品的感悟鑒賞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學創(chuàng)作能力?!皩W校教育”側重于農(nóng)村學校品德和行為教育。二、省內外研究狀況述評本研究主要從語文教師修養(yǎng)、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學生文學素養(yǎng)等方面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主要有《教師文學修養(yǎng)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教育信息

  • 教育學開題報告7篇
  • 教育學開題報告7篇99人關注

    題目:論“以美育代宗教”的可能一、問題與方法(一)選題緣由之所以選擇蔡元培美育思想作為論文的研究主題,是受我的導師的啟發(fā)。直覺告訴我,這一選題與當前現(xiàn)實教育熱 ...[更多]

  • 基礎教育開題報告7篇
  • 基礎教育開題報告7篇99人關注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1、農(nóng)村語文教育問題一直是教育科研工作者關注的問題,他們對農(nóng)村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與特色、今后改革方向等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目前研 ...[更多]

  • 教育模式開題報告3篇
  • 教育模式開題報告3篇97人關注

    教育模式的研究開題報告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老師們:我?!对诰W(wǎng)絡環(huán)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課題,是重慶市電化教育現(xiàn)代教育技術“十五”專項科研課題(課題批準號:02-dt ...[更多]

  • 基礎教育小課題開題報告(3篇范文)
  • 基礎教育小課題開題報告(3篇范文)93人關注

    課題名稱小學生數(shù)學作業(yè)常見錯例分析研究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對于小學生來說,每天的數(shù)學作業(yè)必不可少,而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一些習慣性錯誤總是困擾著他們,每次學生考試 ...[更多]

  • 教育教學開題報告3篇
  • 教育教學開題報告3篇91人關注

    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經(jīng)主管部門評審立項后,課題主持人會收到一份專門的文件---《課題立項通知書》。《通知書》除列明課題名稱課題類別課題編號等課題基本信息外,還會 ...[更多]

  • 教育專業(yè)開題報告6篇
  • 教育專業(yè)開題報告6篇86人關注

    學前教育中,教師專業(yè)的觀察意識和觀察能力極為重要,對其進行相關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學前教育專業(yè)開題報告,歡迎閱讀借鑒。一、論文題目幼兒園教 ...[更多]

  • 教育開題報告的內容(12篇范文)
  • 教育開題報告的內容(12篇范文)84人關注

    一、研究課題的確立(包括研究對象范圍、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途徑及研究目標等)1、研究對象范圍要集中(小);2、研究內容要充實具體;3、研究方法要科學規(guī)范;4、研究目標要 ...[更多]

  • 教育科學開題報告10篇
  • 教育科學開題報告10篇80人關注

    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課題開題報告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申報的《省級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全面質量管理的研究與應用》,經(jīng)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批 ...[更多]

  • 教育課題開題報告8篇
  • 教育課題開題報告8篇72人關注

    課題名稱:涵養(yǎng)化育理念下的中職“和”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一)課題名稱及破題1.課題名稱:涵養(yǎng)化育理念下的中職“和”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2.破題分析:自上世紀90年代特 ...[更多]

  • 教育規(guī)劃課題開題報告5篇
  • 教育規(guī)劃課題開題報告5篇71人關注

    題目:小學學科作文教學研究一、開題活動簡況:時間、地點、報告人、評議專家(姓名、單位、職稱,不少于3人)、參與人員等二、開題報告要點:核心概念界定、國內外相關研 ...[更多]

開題報告熱門信息